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6个基本原则

11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例如,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解诚信、敬业等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品质;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解环保、节能等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勇于担当的精神。

此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还应注重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创新,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开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几个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图片

知识性原则:即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以确保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价值性原则:即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融合性原则:即要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避免生硬的灌输和说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的讲解中,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性原则:即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创造创造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长效性原则: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注重教育的长期效果,不能仅仅追求短期效应。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注重教育的长期效果。

多样性原则:即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总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未来的教学中,应不断创新和完善,让课程思政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发布于:2023年06月16日 16:56:3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