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问题,形成教育科研的内驱力?
发现问题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就会生发出教育科研的行动。在一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发现问题才能形成教育科研的内驱力?

1.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建构生成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除了达成教学目标外,也会生发出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发现问题。例如,某在研讨活动的展示课后,学科组在教学研讨中,可能会发现活动情境创设、课堂讨论时机、批判性思维形成等方面的若干问题。
于是,就以此为契机,可开展“建构良好活动情境的应用性研究”“课堂最佳讨论时机的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论证式教学的研究”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很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2.在教育教学的困惑中发现问题
很多教师已经把教育科研作为改变自身教育教学现状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广大教师应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思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将其转化为教育科研的行动。例如,某教师在高三复习“ DNA复制方式”考点时,针对推理假设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的困惑,可进行“推理与假设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的小课题研究,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3.在教学研究的实施中发现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课程理念进入教师的视野,于是不管是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还是在对学科知识的处理上,教师都能发现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科研就成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如一位教研员以作业为研究的出发点,在研究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于是,就将研究重心进行调整,开展了“‘问题链’作业体系的构建”课题研究。研究活动通过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进行归纳,研究习题作业“问题链”构建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较强的实践意义。
以上内容便是关于教育科研内驱力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