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词?你听说过STEAM教育吗?
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中,对教育领域提出的改革要求越来越多,我国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STEAM教育逐渐被更多的教育者认知和运用。
什么是STEAM教育?
STEAM教育理念源于“STEM”,是由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这个理念强调多科学、跨领域的知识学习与应用,并赋予了更强大的实践能力要求,引导学生适应不断更新知识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

理念不是基于知识教育之外的,而是基于知识学习的同时着眼于知识深化和创造。是致力于学生终身的、整体的、综合的、重实践的跨学科教育方式。
STEAM教育的意义?
STEAM教育强调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而未来社会正是需要具备跨学科、创新思维、解决能力于一体的人才。
STEAM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更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探索。
STEAM教育不仅强调五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更是提倡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在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
跨学科学习不只是课程内容的改变,还是学习性质和方式的革新。在于STEAM教育课堂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习兴趣。
STEAM教育核心内容?
STEAM教育的核心是在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实现跨越学科界限、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目标。体现出课程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的诸多特征,又反映了课程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的本质诉求。

STEAM教育如何适应我国的国情?
①让教育者充分理解STEAM教育理念,并且认同这一理念,积极科学合理地将理念运用到教学过程,形成“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等,
②STEM教育正是要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老师能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要求老师对于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因此老师在这之前一定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
③应结合世界主要国家TEAM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给予政策支持,提供行动指南;吸纳社会力量,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跨科教学能力;组建跨学科学习共同体,重构教师合作文化;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等,深入推进STEAM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