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建设有多难?原来建设过程有讲究
从“水课”到“金课”。“金课”建设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而如何打造一门金课,则往往困扰着我们的中青年教师。
一、“金课”建设的原则有哪些?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最终是为了实现自我增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置于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需求方面,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作用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近年来,国内高校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这一理念。这个理念强调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坚持面向全体,照顾差别,分类施教,让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
(2)尊重学科特性
教学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开设了不同的学科,紧扣学科特性,才能实施有效教学。学科教学必须给学生独特的经历和体验、独特的任务和要求。只有抓住所教学科的精神特质,才能真正彰显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的价值,应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3)以实现学科能力与素质为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改理念,透彻掌握数学知识并融会贯通,才能正确把握数学教学的核心,客观地设计游戏规则及实验方案,才能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及时捕捉到宝贵的教学资源,并解决课堂中生发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深层次地感悟体验,使其感性经验向理性思考发展,从而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素质与能力,加深专业理解,努力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自主化和研究性,不断提升学习的能力。
二、“金课”建设的路径有哪些?
【1】直面教师发展问题
必须承认,能上出“金课”的老师绝非大多数,而是少数,既要有真才实学,又要熟悉教学策略和方法,当然也要有良好的口才和应变能力等,因此在金课建设过程,一定要直面教师的发展问题。
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只有坚持自身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引导、唤醒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自我发展与完善是必要的,能动的,自主的。
另外,“金课”的改革仍然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中,教师也要“多变”,通过“创造”,把握时代脉搏,创造性的实现教学目标。把所思所想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的真实改革过程,坚持观念重构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完善自我和完善教学。
【2】建设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是促进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切实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评价是重要环节,也是难点。“新”的教育教学需要构建一套与学校定位相匹配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建立常态化评议机制,提升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发展质量、学院学科建设质量,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调整学生评教与教师教学考核之间的硬性联结。
【3】明确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教师要针对本学科学生的特点进行学情分析,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尽可能的把握全面,再制定有效可行的目标,结合学术研究重构教学内容。
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有深度的理解和研究,依据学科前沿,吸收最新学术成果,开展教学实践,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创造学习型活力课堂。要根据学科特性和学习活动的特点,策划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形成综合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领会、拓展、串联知识,学会举一反三。
综上,“金课”建设要注重学生主体和学科重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内容到形式上,做到不断创新,提升课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