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82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接近1200万人,全国两会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议题,从政策举措到服务手续,从培养模式到就业岗位,从高校到企业,委员们为“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言献策。

大企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腾讯启动2023年实习生招聘 多举措提升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开放5大类岗位就业实践机会,导师全程辅导;校企合作,多维提升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开放就业培训课程,践行就业辅导普惠。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在发挥着作用。就业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分部,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的现状越来越凸显,迫切需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高校而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要从大学新生入学起就开始为其职业生涯和发展考虑。

存在很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而就业能力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最根本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需要具备就业所用到的专业技能;正确对待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勤奋努力的上进意识;观察、总结、思考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

内容图片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握时代脉搏,透彻理解新世纪的人才标准;制定符合高校实际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突出特色培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课程开放加强学生对选课、学习的辅导和指导,以防学生在选课、选专业或方向等方面的盲目性,保证选课质量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构成。

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大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践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构建起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专业实践实习基地,科技创新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一大批实践基地,增强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三、加强职业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奋斗。二是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受挫能力,遇到挫折不放弃,不怀疑自我,直到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三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进行自我调节,减少心理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们的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新。

四、强化就业培训指导。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是教育系统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

鼓励更多形式的灵活就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风险,帮助大学生从科学技术、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发展等多方面全面适应就业。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模式,不断完善专业化、精细化线上服务,精准帮扶助力毕业生。

综上,通过人才培养、观念引导、培训指导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化“危”为“机”,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各方面力量,努力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做出新的贡献。

发布于:2023年04月03日 17:12:5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