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实践
教材开发离不开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和课程专家的指导。为适应生产方式的变革,职业学校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建设应始终以生产为基础,协调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开发工作,合理使用信息化等教学手段,实行学校+企业的“双元”学习方式。
1、确立“企业+学校”的开发主体
新型活页教材以项目化进行组织,其教学内容和组织结构均应遵循项目课程开发的依据。因此,确立“企业+学校”的开发主体是必不可少的。在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企业和学校的分工是不同的。首先是项目的选取阶段。项目的组织犹如身体的躯干,它确定了课程的组织结构,是实施课程开发的关键一步,因此,项目选取应立足工作任务分析,这一过程主要依托课程专家和企业专家。企业专家熟悉工作流程,能敏锐把握员工的技术技能问题,课程专家善于解构和重构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将企业工作与学校教学实现有效关联,两者配合,可梳理确定项目的组织结构。其次是项目内容的选取阶段。项目内容犹如身体的肌肉,它使项目的结构紧密连接。当然,这些内容、知识和技能的选择也必定是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的,这一过程主要依托企业专家和专业负责人。企业专家需要找出多个工作过程中对某种技术技能的共性需求,专业负责人则需将这些需求转变为学习的知识点,两者合作,可确定项目的教学内容,甚至开发出新的项目内容。最后是项目课程的开发阶段。开发工作犹如身体的细胞,它虽然微小,却无所不在,它能使整个躯体协调运行。开发工作主要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教师以课程开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进行文本的编撰;企业技术人员则在具体操作的规范性、工艺以及设施设备的选用合理性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两者协调,最终完成教学项目的开发工作。
2、采取“生产性+信息化”的开发路径
《通知》中明确指出“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明确了“生产性+信息化”的开发路径。不管是在课程体系的确定,还是项目内容的确定等方面,均应始终围绕企业生产这一核心要素来开展工作,脱离了企业生产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就是纸上谈兵。所以,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应遵循企业生产规律,能否将生产规律与学习规律实现有效融合是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信息化问题是当前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共同面临的现实需求。就制造企业来说,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在销售、生产和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协同要求越来越高;就职业学校来说,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的信息化需求也越来越多。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它实现了对现代制造业的整体集成,其典型应用主要包括搬运、码垛、焊接、喷涂等,结合不同的行业需求、不同的应用场合和不同的机器人品牌,最终需要呈现的课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如果以传统的思路进行专业建设,其代价将是极为昂贵的。但基于机器人自身的信息技术特性,即使在缺少某些硬件条件的支持下,完全可以用仿真教学、虚拟教学、VR教学等技术手段来弥补硬件台套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结合信息化平台与生产实践过程,开发一体化教学项目,能有效满足线上、线下的教学需求。
3、践行“本土+融合”的实施方式
负责课程实施的人都可称之为老师。在学校,老师的范围包括了本校教师、外聘教师和企业师傅三种。为适应新形势、新内容下的教学需求,许多本校教师都经历了“双师型”的发展改造。仍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从2016年至2019年间,学校邀请了德国手工业协会的专家教师对学校机电、电子、机械等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既有教学方法的引导,也有专业实践的训练,其目标是要能满足工业机器人跨专业的教学需求。例如,电子专业的老师也要学习机械加工的工艺和技能,其目的是了解机械加工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需求,以便更合适地开展工业机器人项目的开发和教学工作。本地一家极具影响力的德资企业的培训经理在对学校进行专业开发指导时曾讲过,要让学生学得更全面一些,不能让专业固化了课程,在企业生产中,全面和专精从来就不是矛盾的。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双师型”培养。
“融合”一方面是指本校教师与外聘教师的融合,另一方面是指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融合。依托德国手工业协会和德国工商行会等机构,在学校的工业机械工、工业机器人、工业机电工等专业引进德国教师进行专业授课,德国教师以每学期2—4周不等的时间参与学校的模块化教学工作。通过调研发现,学生非常认可外教的教学工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融合则主要依托学校大力实施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在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时,就与企业沟通协调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时间,安排学生在企业的培训中心或生产岗位进行学习,安排相应的指导师傅,指导师傅熟悉学生完整的培训体系,并对受训学生进行专项评估。
总之,职业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既离不开传统的理论基础,又脱离不了现代的生产方式变革。不管教材形式如何变化,我们均应把握好课程的本质,以服务教育教学为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工作。要大力实施教师专项培训,对课程和教师实施两手抓,确保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确保教师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完成不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