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个问题能否成为课题
44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教育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层出不穷,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就问题本身而言,有大小、主次、轻重、缓急之分,因此研究什么问题应是有选择的。而且,有了问题,也不等于就有了课题,只有那些经过反复的思考、概括和提炼的问题,才有可能成为研究课题。
评价一个问题能否成为课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问题的提出是否正确。
如“合作学习”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合作”是否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合作能力。
2.题的答案是否存在,是否可以预测。
例如“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非智力因素与学习习惯有没有关系?他们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3.出的问题是否具体,有没有明确的界定。
例如“学生学习能力问题研究"这个课题界定不清。首先,外延不清。是什么学校的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其次,内涵不清。“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解题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等。如果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4.问题是否是我们感兴趣的。
我们对这个问题了解多少?材料占有多少?我们是否有能力进行研究?
以上内容主要介绍了什么问题可以转变为课题,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
发布于:2023年03月24日 14:32:3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