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3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科研课题,即研究的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研究问题。选择课题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选题可以使研究的目的具体化、使研充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选题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理念性等特点。因此,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对于整个研究过程、组织管理和课题方案的制定都有一定的要求。

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内容图片

1.前瞻性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学校教育科研应充分领会、反映、适应这种变化的趋势,做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课题,突出和强化面向未来的意识。对于正在高速发展中的一些教育问题,我们要运用更多的前瞻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经过认真思考、理性分析,提出应对的策略。教育科研的前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来未来教育的策划(前景分析、预测和实践);二是对教育现状的改善。

2.应用性

主要是指研究这个问题,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能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选定的课题要具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教育实践。对于填补科研空白性课题,研究价值最大;对于一般性的课题,也可立题研究,最终定有收获;对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课题,最无研究价值。学校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立题研究前,要先了解课题研究的前沿信息,不要去做徒劳无益的工作。所选的课题应是学校、教师急需解决或想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要实用,不走形式,不赶时髦,不盲目追求课题级别。

3.科学性

科学性体现在研究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的明确,立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具有科学性的课题既要有实践基础,又要有理论基础。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容易使选题具有实践基础,但他们普遍认为最为困难的是自身缺乏理论基础。所以,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教育实践中选择好的课题。

4.创新性

创新性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选题不要赶时髦,人家搞什么,我也搞什么,全然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课题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它要求研究人员具备创新精神,要不同于前人、他人的眼光,研究没有人做过或没有人在做的课题,或者是别人做过却未能解决或者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选题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总之选题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重复别人已经研究过并取得很好成果的课题。

5.可行性

要求研究者不能脱离实际空想、幻想,只做所谓纯粹教育的课题。我们要从学校的角度,允分考虑学校的人文环境、师资水平、实验基础、教学设备、教研经费等;要从教师的角度,从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能力的实际出发。如果自己拥有丰富的教育实验经验,可以在理论领域作些研究;如果是实验研究的新手,可研究一些具体的课题,着重掌握教育实验方法。一些学校的课题开题后,进行不下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课题的可行性差、题目大、范围广、内容不具体。如:“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6.方向性

教研课题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主攻目标。研究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涉及研究的层而过多,从而导致一些困难,不是课题进行不下去,就是每个方面都不能研究透彻,即使是选题很好,也做不出很好的成果,劳而无功。另外,课题明确与否,还在于课题是否有变革内容。通过某种变革以影响学生,从而获得预想的结果,以解决某个问题,这正是教育实验的基本精神。

7.操作性

由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重,工作繁杂,加上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教师对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可操作性要求十分强烈,所以课题研究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要增加可操作性。一旦教师根据特定教育变量选择和掌握一种或若干种特征鲜明的途径和方法,就能灵活运用,付诸实施。实践证明,教师最喜欢借鉴运用便于操作的研究成果。

8.适当性

课题的大小,是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要依研究力量而确定课题大小范围。作为教师选题宜小不宜大。小课题涉及的范围小,对主观和客观条件的要求不高,内容具体,方法简单,难度不入,容易取得成果。如个案研究,研究的对象少、规模小,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中进行,不会影响教师的日常教育工作,特别适合教师做课题研究。如果研究的范围太大,课题研究容易大而空。大而无当、空而又虚的问题,无从下手,不适于作为课题来研究。

以上内容便是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的一些要求,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发布于:2023年03月23日 14:44:0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