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大国,也就意味着用人制度从以劳动力为主,转变为以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实行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提升企业、学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它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与以往培养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打造,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学徒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校的职业教育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因此产生了“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把工学结合真正落到了实处, 现代学徒制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主导模式。非常符合目前经济发展需要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恰恰符合了现代经济需要。它可以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学习到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各种行业的经验和知识。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
(1)好处
1.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符合学校和企业的根本利益,彰显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
2.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坚持教育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有利于培养精益求精、探索创新的工匠精神。
3. 现代学徒制是职教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经费保障体系。
(2)存在问题
部分合作企业的参与度有待提高,激励和保障措施有待完善,部分试点单位的建设内容不够具体,校企深度合作平台难以搭建,部分专业适合现代学徒制合作的企业不多,“双师”教师缺乏,教学管理制度不灵活等。
四、如何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现代学徒制,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突破,其实施需要一定的土壤,包括经济、文化、制度等外部环境,也包括政府经费投入、政策支持以及行业企业参与等支撑要素。

1/国家政策支持。提高重视度,制定关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学徒制定位。给予学徒制企业一定激励措施,经济政策优惠、拨款等。
2/搭建校企共赢平台。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师傅对学生开展企业文化、岗位技能培训等教学活动,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人文素质文化的培养;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和学生一起同岗位实践,在提高自身实践技能的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在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共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灵活转变方式。不同企业采用相应的学徒学习方式。例如:大型企业可以长期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环境和真实岗位的技能学习资源和条件,而中小企业则较难实现,所以学校就需要对中小企业的学徒制提供必要的支持,当然,选择企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考核。
4/鼓励“双师”锻炼。锻炼教师把双方合作主体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在探讨中摸索双方“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切实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5/灵活教学管理制度。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特点,探索满足现代学徒培养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和学生权益保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勤、考核等管理制度,校企双方明确学生的管理方向,找出实施的问题所在,以便在之后的推广中积极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