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科研资料进行搜集整理

62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资料是人类思想、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实践活动赖以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的音像、方案材料的总称。它包括文献、各种情报资料和实物样品等。资料在教育科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育科研中,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是研究的主体阶段,也是研究的起点,并贯穿研究的全过程。

1.资料分类

搜集起来的杂乱无章的材料经过分类处理才能系统化。材料的分析既要符合自身的逻辑系统,又要符合研究工作的使用系统。材料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搜集之前就要制订

“分类系统化方案”,包括:研究课题需要哪些主题的材料,材料的逻辑顺序、使用顺序、出处、使用价值,哪些为纲、哪些为目等。之后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应按“方案”分门别类,依次排列,并将分类和系统化了的材料科学地保管起来,以备应用。

2.搜集资料的原则

内容图片

(1)逆时性原则

搜集材料时首先要重视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越是近期的、现时的材料、信息就起新,适用性就越大。逆时性原则,就是在时间上使用倒查法,沿时间的航标获取最新的东西。

(2)选择性原则

搜集资料要精选精用,把材料的选择限制在课题所必须的范围内,选取必需的资料。

(3)直接性原则

为了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应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而尽量避免转手资料,以求去伪存真。

(4)比较性原则

搜集资料要重点搜集为自己课题研究所需的观点与事实的材料,同时,也要拓宽思路,了解和掌握那些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相对立的资料,这样,才能全面的比较研究、对照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或自己构思更先进的结论。

3.搜集资料的方式:

(1)通过检索性工具书,通过书目、文献、索引搜集。

(2)通过参考性与资料性工具书。

(3)通过文献资料与情况资料。

4.材料记录要求

(1)资料索引

包括什么资料、出处、资料的基本情况,如内容、范围、特点等。

(2)资料内容

包括思想、观点、事实、依据以及自己的评语、意见、受到的启发、点评等。记录要便于分类、排列和查找;简明扼要;准确无误,具体明确、注明出处。

5.材料的加工整理

为了便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把搜集来的材料根据研究任务和材料的不同性质,采用核对考据,挑选淘汰、汇总统计加工的办法进行整理。

内容图片

(1)核对考据。

是把搜集起来的材料核实、鉴定,了解它的真实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可比性等,从而对材料做出全面的评价。

(2)挑选淘汰。

是对搜集起来的材料经过处理把所需的材料选择出来。选择要重视四原则:鉴别材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注意材料的有效性;注意材料的代表性;注意抽样选取的正确性。

(3)汇总统计加工。

把搜集起来的大量分散的、零乱的片断的同类原材料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系统的、一目了然的统一体,以便对材料进一步研究分析。

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建立课题档案的科学性、适用性。

6.分析材料常用的方法

分析与研究材料是通过理论思维活动进行的,它使材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的直观描述到一些规律性的理论概括,使认识从经验层次深入到理论层次,从而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1)逻辑分析方法。

将丰富的现象材料,经过思维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逻辑分析主要通过下列手段进行:①分析与综合;②抽象与概括;③归纳与演绎。

(2)统计分析法。

将丰富的现象材料经过统计学的处理,通过比较和对照,找出研究现象中的矛盾及其内在联系,了解运动的趋势,揭露事物的发展规律。实际应用中常用;①绝对数和相对数分析法;②平均数分析法;③动态数列分析法;④表格法和图示法;⑤平行数列对比法;⑥相关法。

以上内容便是关于科研资料搜集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发布于:2023年03月21日 14:38: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