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大安大交流“双一流”整改,网友戏称:互相试探,看谁先下车
学生之间都是互相学习,互相竞争排名和成绩的,其实学校也不例外,很多高校也互相吸取办校经验,学习如何才能将学校发展的更好,但是在个别方面也需要竞争一下,比如排名或者头衔。
这种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高校那么多,总要有个强弱,强一点的学校能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和优质教师团队,自然也能培养出更卓越的毕业生,弱一点的学校也就只能往后排了。
近期宁波大学和安徽大学交流“双一流”建设的事情被大家热议,两个学校在上一轮的“双一流”评估中表现都不太好,如果在2023年还是这样的表现,那么学校的头衔就要被摘掉。
那么校领导很有可能也要因此调整职位,所以一定要及时整改学校的错误,安徽大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科评估结果不太好,没有一个A类学科,马上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就要公布了,不知道有没有进展。
宁波大学甚至比安徽大学还要差一点,甚至被专家指出要提升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因此这次的交流被网友们定义为,两所大学在互相摸底,看看对方的实力如何,看看谁先下车。
不过“985”“211”高校就不用担心下车的问题,这些高校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如果能在这样的高校里学习,不仅可以让自己的父母骄傲,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有不可限量的前途。
“985”高校是1998年5月开始审批的高校,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截至目前只有39所,“211”高校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的高校,至今有115所。
如果是“985”“211”的高校,那么之后也一直会有这个头衔,除非学校不复存在,但是按照目前的教育发展,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般情况下名校都是经久不衰的,毕竟很多名校都已经是百年大校了。
但是“双一流”高校的头衔不是一直有,“双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相关部门每5年会调整一次名单,也就是说每5年评选一次,获得“双一流”头衔的学校必须一直前进才能保住这个头衔。
如果因为有这个头衔就停步不前的话,其他高校默默努力之后,重新评选时这些不努力的“双一流”可能会失去这个头衔,对于学校和校领导的名声来说,这件事情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所以各“双一流”大学都在默默努力,勇攀高峰,争取在之后的每一年都能保住这个头衔,不仅是为了学校的名声,也是为了学生们的发展,试想一下,学生看重“双一流”的头衔考进来的,结果刚考上头衔被取消了,怎么想也觉得委屈。所以也真切的希望这两所大学在2023年都能渡过难关,否则受苦的就是学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