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变革,教育领域的变革也逐渐加深,改革发展的趋势,创造一个新局面,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十分必要和有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过往的教育观念中产生和应用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必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首先,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大学课堂中通过自身的体验领悟到教改的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对教改的创新及生命力有个逐渐清晰的认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利用新的理念来指导工作的开展。
其次是注重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学生加强自主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二是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有利于学生个性、才能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需要以优化教学结构为基础,按照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联系学科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科学安排各个教学环节,把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和系统,促进教学效益。
另外,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坚持6个原则。

鉴于以上原则,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应体现以下方面:
1.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好奇心;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符合认知规律,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平台、材料和工具等,增强自觉性和自信心;3.面对全体学生,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4.善于抓住矛盾,特别是教学目标有关的矛盾,把学习活动引向高'潮,锻炼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那么,如何践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常用诱发引导,把学习主义权交给学生。一是把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求知需要。对所教学的特定事物进行精心选择和变式“包装”,增强特定事物吸引力;同时组织学生自主制定解决方案的办法。二是把握学生展示分享的需要。当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有了一定成果的时候,无论这个成果是方法类的还是阶段性的,教师都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组织展示分享,让学生受到更广泛的认可,增强其成就感。
(2)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 ,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智力是指人的知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结合。一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具有智力,它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智力发展及其快慢,除跟人的机体发育状况起重大作用外,同时与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教育的影响,知识、技能的掌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智力主要是由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所构成的。
(3)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比如电子化的设备使它有电子技术的一般特征:传递速度快、传播距离远、能传递兼具图像和声音等形式的内容等特点。作为教育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具有的这些特点就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实际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重视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不会单一的使用某种教学方法,因为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互补性,发挥互补性可以弥补使用单一教学方法带来的必然缺陷,提高教学方法的综合效能,改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