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比赛常用的教学方法现场教学介绍

46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现场教学是指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社会生活现场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或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形式。时间、形式上不像课堂教学固定,常依教学任务、教材性质、学生实际情况和现场具体条件等而定。通过现场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



意义

现场教学能提供学生丰富的直接经验,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性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为师生接近工农,接触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创造条件。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


现场教学要求有明确的目的,在教师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并取得实际工作者的指导。



类型

根据现场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将现场教学分为两大类型。


一种是根据学习某种学科知识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有关现场进行教学。有些学科知识,只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解释,学生很难清晰透彻地理解,但到现场看一看,增强感性认识,则能更真实地理解知识,并且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种是由于学生为了从事某种实践活动,需要到现场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这常见于一些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教学,如劳动技术教育、汽车修理等。



作用

(1)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

现场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组织的辅助形式,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讲授理论知识,使抽象理论直观化。


(2)使教学丰富多彩

现场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更为生动,丰富。


(3)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现场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技能,还感受了自然、社会,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空间。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现场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增强其动手操作的能力。 



要求

(1)教学目的要明确。现场教学要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必须明确。


(2)准备要充分。教师要认真考虑现场教学所要解决的矛盾,引导学生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动员组织学生,使他们了解现场教学的目的、要求、注意事项,做好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


(3)重视现场指导。在现场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充分感知感性材料,并有针对性地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深化学生的理性认识,还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及时总结。现场教学不是学生的放松和娱乐,不是只在乎“过程”,不是过程结束了就完了,而是要在必要和适当的时候及时进行总结。

发布于:2023年02月25日 17:04: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