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业群的竞争力建设
一、优化组织学习机制,提升专业群的动态适应性和机会管理能力
对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而言,要加强对政策研究、趋势的研判和机会洞察,深入研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此识别机会和实现机会转化。
一是要构建学习型决策组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构建具备职教研究、产业研究和教改研究能力的融合型团队,形成学习型决策组织,统筹专业群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双高”办公室等机构应至少融入院校发展规划部门、高职教育研究机构、科研管理、校企合作管理、专业群依托院(系)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力量,并有一定数量和比例的政府、行业和企业人员参与。二是要建立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项目管理机制。根据环境变化,在做好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做好建设方案、任务书和建设指标、考核评价办法等优化和纠偏。三是要做好动态调整和升级。包括自身转型升级和专业群结构的调整,也包括专业(群)内涵和建设要素的调整和升级。
提升“双高”专业群动态适应性应成为“中期检查”后“双高计划”建设、改革和考核评价观测要点等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接下来的“双高计划”建设中,在“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前提下,质量不降低,有条件地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持续竞争力,将成为一种常态,包括对备案建设方案、任务书、平台任务指标、经费投入等的“变更”“调整”和“提标”等。当然,也包括教育部、财政部主导的遴选、考核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二、完善融合发展生态,增强专业群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力
应对外部变化的最有效方式是建立起组织内部自洽机制,构建融合发展生态。首先,从高水平专业群引领发展来看,要强化校际深度合作,形成以区域性集团办学为载体的合作网络,发挥“双高计划”的“扩散效应”。从当前“双高计划”带来的引领作用看,多表现为其他高职院校对“双高”院校的参观学习与简单模仿。实际上,由于资源禀赋、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这种浅层次的合作并不能有效带动非“双高”高职院校的发展。从“引领改革、支撑发展”需要出发,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关联载体,推动区域内相近专业群组成集团办学组织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式,不仅可以调整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匹配度,也可以实现资源就近共享,实现人才培养协同,服务产业集聚,更可以逐步缩小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发展差距。
其次,从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情况看,要强化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平台和协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教资源真正融合。产业是职教改革最敏感的外部环境,产教融合是构建高水平专业群融合发展生态的最关键因素,产教融合也是政校行企各方资源整合的最终落脚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通过搭建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技术实训基地等产教融合平台,链接政校行企资源,增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并通过共建校企师资团队,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双元开发“岗课赛证”融通课程等实现外部资源转化。但在真正落实时,要改变产教融合以院校需求主导的“教-产”型融合逻辑,真正实现面向产业主导的“产-教”型融合,在双向融合中形成产教命运共同体融合生态。
最后,从“专业群”服务院校自身发展看,要发挥高水平专业群的资源集聚功能,推动集群发展。专业群系统内部形成了以竞争与协同为交互作用的网络关系,它的存在促进了新系统的产生与演化。认真审视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开放、协同、共享的理念去优化专业群治理体系和发展环境,有利于形成专业群融合发展的生态。一是要优化内部治理。专业群建设要规避“回波效应”和“马太效应”,发挥高水平专业群对外部资源整合和对内资源重组优配的“双重”作用,从而发挥高水平专业群对所在院校内部专业群的引领作用。二是要创设优良的专业群内部融合机制。专业群建设的初衷是要打破原有的专业组织、制度、资源的约束和限制。但从现实情况看,“跨学院跨大类”(专业不属一个大类也不在一个学院)、“大类跨学院”(相同专业大类专业分布在不同学院)和“学院跨大类”(一个学院的专业属于不同专业大类)的现象都存在,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就难以发挥专业群的资源整合功能。从专业到专业群不仅是知识集合,同样也是组织集合和资源集合,关键是要建立有利于专业群内外资源整合的组织形式和治理体系以推动资源和要素在专业群内和专业群间有效融合,实现集群发展。三是要加强专业群集群发展机制和共享平台的建设。院校应围绕高水平专业群特征和特色厘清办学定位,将优质资源进行聚焦、优化、重组,解决各专业群因资源共享不对称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构建群间、群内专业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共享实训基地、跨专业教学团队等。
三、注重特色凝练,增强专业群内涵建设和新优势培育
从长期设计看,带动校内各专业(群)的集群发展及其对职教改革和发展贡献度将成为高水平专业群竞争优势的重要观测点。但从具体策略看,“双高计划”院校仍要根据动态变化的环境,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特色,形成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优势专业和专业组合,强化内涵建设和新优势培育,实现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若干领域的率先突破,并以点带面,由校内到校外,发挥“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作用,真正彰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首先,要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龙头作用。一是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如围绕数字中国、乡村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形成院校办学定位、专业(群)布局和办学方向。二是策应重大战略需求,明确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定位,特别是关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优化专业设置、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提升技术技能服务水平,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三是要聚焦产业发展优化教育供给,聚焦高水平专业群面向的产业链、技术链和创新链,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的贴合度、显示度和贡献度。
其次,要在服务职教改革上彰显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要聚焦支撑重大改革,在破解重大问题上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如在破解产教融合难题、推动招生制度改革、探索专业认证,引领“三教改革”等方面形成典型经验、成熟模式和参照样板。另一方面,自身办学的辐射影响力要充分彰显,加强经验凝练、总结、宣传和推广。如在东西部合作共建、国际化办学、集团化办学、产业转型服务等方面应有新突破,并以此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最后,要在内部治理创新上形成新范式。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以内部治理创新为抓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机制和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双高计划”目标实现的保障机制和制度体系。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破解产教合而不融、校企合而难为、资源聚而不融等问题,突破现有学院、专业等组织和制度的束缚,完善数字化治理水平,建立办学资源融通协同和灵活调动与配置机制,提升专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三是要坚持结果导向,聚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任务要求和指标体系,完善专业群治理体系,创新专业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专业群治理能力。特别是要完善专业群结构优化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契合度,持续保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同步规划和发展。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