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需要教师作出5个方面的转变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迭代升级,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人才的培养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推动教学育人创新,找准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点,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实现5个转变。
第一、转变观念,做出改变
教师是桥梁,链接着学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所以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需要教师群体作出改变。理解课程、教学、政策等变革的背后价值,培育新的理想,为人生赋能;形成教师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未来美好的教育愿景而做出改变。
同时要加强引导和促进教师主动改变,通过多维培训、教学沙龙、项目研究、专题研讨、实践活动探究等多种渠道促进教师成长,形成教师团队的凝聚力,成就自我也成就学生。
第二、深入学习,迎来突破
对于老师来讲,学习力和执行力是正确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两个关键能力。在应对新形势时,必须在学习力、执行力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思想不适应、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学习力触发执行力,执行力影响学习力,提高执行力,必须提升学习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不适应,还要解决学习毅力问题。学习,必须做到勤和恒。把学习当作一项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修养和境界,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要邀请专家举办依法行政、人文素养、专业知识等专题学术报告,通过活动促进学;要定期组织知识竞赛、政策法律知识检测和学习报告会、研讨会、交流会,通过考试考查促进学;要形成鼓励学习的氛围,把学习成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通过奖励促进学。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学而不厌,学而乐思,学以修身、学以资政。
第三、学会思考,遇见美好
众所周知,外在的环境变幻无穷,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面对它们,教师也会有干扰,会产生盲区。这就需要老师真正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启发,有了启发才会有行动。通过走出去,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了解,还可以博览群书增强实力,拥有改变自我的愿望。
有思考力的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最根本的依据当属学生生长的阶段需求。需要看到孩子的梦想、扬长式教育、兴趣爱好、成长、生活、未来,明天,无限远、教材为资源、教学内容偏重于终身受益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挑战和引领。环节是多元,开放,包容的,促进学生的自我生长。
有思考力的教师,必须学会利用同伴互助提升教学相长技能。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领,有效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与探究。教师的成长同样需要如此,有着丰富经验和纯熟技能的一线教师对教师的影响最大。教师之间的教和学,最终应用到学生之间的教和学,教学相长也就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境界。
第四、落实研究,提升成长
新的教育教学的落实需要学校打造有研究了的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育理念,打造有新进理念的教师团队。1.开展全员培训,实现科研的群众性一是对教师进行科研技能培训。2.重视科研骨干培训,发挥科研骨干的辐射作用,开展立项课题学习研讨会,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等,为科研注入活力。3.抓典型培养,树立科研的典范。深入教学教改第一线,对有一定科研潜力的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单独培养,使之成为教师个体的教科研风范,通过成功的典型来昭示、激励教师,从而推动科研的全面工作。
第五、动起手来,未来可期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只有动起来才有面对新事物的准确判断和行动的果决,才能给学生和教育看得见的恰当地支持,教育才会发生实实在在的改变。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改造能力”,前者是指能否胜任工作,后者是说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完善、总结和提升从而破旧立新。只有敢于在思路、制度、体制、机制、方式上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大胆探索新的举措,把实施决策的原则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才可提出切合实际的实施思路和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