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双一流释放了哪些信号?
2月14日,教育部官网正式发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从数据上看,好像变化不是太大,事实上变化极大,对今后中国大学整个生态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考生和家长而言,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呢?我们共同来看看。
第一、首次入选的大学分数线将上涨。
第一轮双一流大学上榜有137所,这次有147所,实际增加的17所,另外三所是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不在放在一起评估,全部独立。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中,七所大学首次入围,涉及八个学科,分别是:
湘潭大学:数学专业
山西大学:哲学和物理学专业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专业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南方科技大学:教学专业
第二、专业选择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新一轮双一流名单最重大的变化就是不再区分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学科。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包括了六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六所B类一求大学建设高校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到了五年后的今天,第二轮的名单不再区分单独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而是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教育部也明确提出,双一流重点在建设以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地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这一重大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在朝着淡化身份、聚焦学科发展不断向前迈进,这一趋势也反映了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对专业的选择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新增学科数量和高校发展潜力。本轮上榜的建设高校共有147所,建设学科已公布的有433个。对比两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入选情况,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新增三个学科成为本轮双一流最大赢家,新增学科数量在两个。还有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山西大学,新增学科数量也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实力以及发展潜力,考生和家长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选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