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

4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教学始终是“人与人”的交流互动,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一种认知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教学方法数不胜数,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要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


首先,启发式教学是什么?是指老师以学生的实际与认知规律出发,始终围绕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自主探究和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启发也应有前提条件,只有当学生有疑难但想不通,有思路但卡壳,有满腹经纶却难以抒发的时候,我们去启发,才能更有效地启发学生。学生没有经过思考的过程就进行启发,那就达不到训练的效果。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不同,其最大的优越性便是对逻辑思维的培养,它讲究教学效果,强调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一味的灌输知识只怕适得其反,学生不进行思考就没有收获,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


其次,谁才是学习的中心主体?这就涉及到老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要主动的进行学习,发现问题,有求知的欲望之后,老师再参与进去,把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辩证统一起来,研究和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等都要尊重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再者,启发式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龄认知水平等来进行调节,启发的手段同时变化。在实际教学应用中,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差异,学校的进度要求,学生特点,学生的思路等适当的采用启发式教学。还要对启发点进行优化,趣味性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启发要恰到好处。


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一般包括四个要求:

内容图片

调动:站在学生的视角,运用问题、故事、情境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思考: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学生的参与感强,印象越深刻。

动手:把理论付诸实践,及时的动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民主:结果会出现不同的答案,也就代表了不同思路的出现。针对与自己思路不同但答案在正确的学生,这就是创新思维产生作用的结果,要鼓励发扬;针对思路有偏差或者错误的学生,要进行有效的引导,指出其出错之处。

一切知识是探索的结果,又是重新探索的起点。启发式教学对学生智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知识迁移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们填补思路的“空白”,填补思路的“断点”。

发布于:2023年02月08日 16:51:0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