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获奖团队背后的故事
2021年,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何海洋教学团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高职专业课程一等奖的好成绩。该教学团队何海洋、曹静、陈凯、吴斌、柯昌林5名成员全部具备双师素质,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在湖南崇真司法鉴定所从事司法鉴定工作,是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吧。
“每次都是新的开始,每次都是推翻重来”
这一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成功的背后是团队成员通力协作,无数个日夜艰辛地付出。记者了解到,该团队从院赛,到省赛选拔赛,再到省赛决赛,最后冲进国赛,每次都是新的开始,每次都是推翻重来,无数次的修改,无数次的通宵达旦,无数次的加班,有家不能回,家人生病没时间探望等,都是他们每天最深刻的事。
他们回忆,在准备校赛时,最后提交作品就加班到了凌晨4点,那时候以为这是最晚的时候了。直到在录省赛参赛视频时,这个记录轻松打破了,从第一天下午2点录到了第二天上午11点,这个过程其实很煎熬,越是想录出好的作品,可能越心力交瘁,后面反思,其实还是要提前做好充足准备才行。
“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这次团队拿奖也证明了团队成员的各司其职、坚定的目标和信念、专业的基础知识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团队成员说,从项目的提出让整个团队有了整体前进的目标,到团队的建设以及分工配合,每个人各司其职将自己所能毫无保留的发挥出来,从一间小办公室的相互磨合,到提供齐全的硬件设施,积极组织场地与学生,与行业专家相互交流,再到学院和系部的全方位支持。“我们没有枪没有炮,但团队成员永远可以依赖彼此,我们虽然学识不同,性格迥异,但为了推动学院和专业的发展,愿意拼一次。”
着力解决笔迹鉴定办案中“失真”等问题
此次参赛作品源自专所一体鉴定机构受理的真实案件,结合司法鉴定助理岗位人才需求,对接“宋慈杯”等行业技能竞赛评价标准和司法鉴定助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着力解决笔迹鉴定办案中因鉴定人员专业不精、鉴定过程程序不严、鉴定意见客观不够导致的“失真、偏袒、臆断”问题。
作品紧紧围绕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升来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采用校外专家与校内教师双主体育人,结合“受案-检案-结案-证案”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相互融合。通过还原案件真实情景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提升办理案件能力的思维,对学生在仪器实操过程中的疑难困惑与课程教学薄弱点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将练中学、学中练有效结合,提升学生“证案”环节对案件鉴定材料的质证能力、出庭举证能力等综合素质。
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上,突破常规校企合作方式,以“鉴识家+”有效整合行业资源,以鉴定机构为依托,与司法鉴定技术专业实现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融合。比如,通过“鉴识家”APP学星银行积星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实现了摹仿笔迹特征比对表平均匹配度由50%提高到88%的效果,仪器操作准确率达到94%,由此推动鉴定意见准确率25%的提升。
培养模式方面,依托了省级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矢志培育新时代司法鉴定匠人,课程建设全面对接入职培训、在岗学习和继续教育,及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司法鉴定人才培养从校内延至行业,打造了职业教育与司法鉴定“育训结合”典型模式。
实现了课程思政体系与职业发展需要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紧贴社会热点案件,通过对案件真相的解读,培育学生“至诚、至精、至臻、至卓”的“四至”职业精神;师徒组成鉴定团队的形式参与诉讼流程,强化“宗旨、质量、责任、法律”的“四强”意识,实现学生职业发展和践行职业使命有效结合。
打破在校生实岗实案实检壁垒
据介绍,《笔迹鉴定技术》是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首批省级精品课程,首批精品在线开放开成,有鲜明的工学结合特色。该课程是司法鉴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整合了省级司法鉴定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专所一体”的教学环境、“双师型”教学团队、先进的教学仪器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依托课程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并根据行业领域岗位特点形成宋慈特色学徒制,打破了在校生实岗实案实检的壁垒,使学生在摹仿笔迹真实案件的鉴定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提升职业素养。参赛作品教学对象为高职公安司法大类司法技术类司法鉴定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参赛内容为《笔迹鉴定技术》课程中第4个模块“摹仿笔迹鉴定”,教学时长16学时。
此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取得,是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以来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零的突破。当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创“双高”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院上下勠力同心,接续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迸发出青春的活力。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教职工在学院“双高”建设中,发挥专业所长,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