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比赛成果对高职课堂教学有哪些启示?

14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基于高职信息化课堂教学视频分析的视角,对高职教学能力大赛参赛课程教学录像进行质性编码与量化分析,深度剖析高职课堂师生教学互动现状,得出以下启示:


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结合共建课堂教学互动形式

教师教学行为以课程讲授、发布课程指令和采纳学生意见为主,也存在基于信息技术的资源演示和作品分享与评价。学生活动中,主动回应教师的问题和进行实践练习较多,也有基于信息技术的成果展示与资源学习,但在实践创作和问题思考上比较少,不存在被动回答教师问题的现象。整体上,教师活动率高于学生活动率,说明高职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知识讲授仍旧是高职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应基于任务驱动,通过开放式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开展交互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确保高职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同质内聚,异属耦合,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程属性层面,对于文科类课程教学,师生的课堂教学互动主要基于言语行为,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出教学主题,同时将促进批判反思的开放性高阶思维问题蕴涵到知识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进行思考与问题解决,促进智慧学习发生与保持。对于理工类课程教学,由于更加注重学生操作技能习得和思维能力训练,教师应通过构建训练情境、发布训练任务,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有效支撑下深入体验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师生的课堂教学互动要以“(师)讲-(生)练-(师/生)问-(生/师)答”结合的模式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思考探究能力。在课程类型层面,公共类课程在学生活动上以言语行为互动为主,主要包括学生小组讨论和主动回复教师的开放性提问。应通过丰富的课堂辩论、头脑风暴等活动丰富公共课课程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参与度。专业类课程在教师活动比、教师言语行为比、学生练习比和有效沉寂比上都高于公共类课程,应通过实践项目拆解或案例分析,系统深入构建学生专业理论认知结构。这反映出对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以教师讲授与资源演示为主;对于操作类和实践类技能学习,则要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反馈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做一体化发展。


三、增进情感体验,优化教学反馈,调整高职课堂教学策略

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回答、观点陈述、操作演示给予正面点评和意见采纳,这些具备积极情感色彩的言语行为承载着对学生的赞扬、肯定、嘉许和鼓励,有助于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动机及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准确把握教学难点疑点,促进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策略调整。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情境和认知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提问,有助于学生的问题理解与分析。学生基于生活经验从原有知识结构中获取问题答案,既促进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可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整体上,教师不存在批评言语行为及不满等消极情绪,有效维护了学生的“主体性”情感。


四、融合重构,打造高职课堂智慧教学新生态

高职课堂中学生与信息技术互动率大于教师与信息技术互动率,说明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量超过了教师。具体来看,信息技术工具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促进教学资源数字化呈现、教学情景虚拟化以及学习评价个性化的支撑角色,如教学资源展示辅助教学活动开展,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分享与评价,以及基于技术的学习分析,充分体现了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果并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除了作为学习管理工具外,更多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和复杂问题解决工具,如用于学习成果及作品、小组讨论方案的展示和自主实践练习巩固知识结构。基于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改进课堂教学环境,创设学习任务情境,以学生学情分析与学习反馈为依据,采用合适的教学干预措施改进教学策略,改善师生交互行为与方式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并有效促进其评价、反思、创新的课堂教学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促使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发布于:2023年02月06日 11:02:4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