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江苏学习型社会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开放大学的职责使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是开放大学的优势。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的教育生产力,顺应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大势和人才培养需求,聚力以远程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成人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体现方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特点是时效性强、传播成本低,这为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极大可能,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但与此同时,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
就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者而言。一是对共享的认知有误解。一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误认为,共享就是免费,开放即是放弃版权,从而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和劳动是无意义或低价值的,创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共享活动的原动力都不断降低。二是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部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对其作品的价值和价格有一定要求,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学校的管理和制度中并没有相应的规定或共享协议,导致双方对共享资源的经济价值或风险评估不够准确,部分基于兴趣、交流、名誉、声望的提供者的社会需求也得不到保障。三是共享途径不便捷。一些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者对于资源的受众类型、受众途径无法获知,最终的受众效果和反馈也无从得知,极大影响了共享的效果。
就数字化教学资源需求者而言。一是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不畅通。这包括学员不知道获取资源的方法、获取资源的类型、获取资源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学习效果往往因此而大打折扣。二是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经济价值认可度偏低。受网络免费、盗版等思想的影响,不少学员对学习资源的“免费”思维和意识较强,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经济价值认可度也就随之而降低。
就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而言。一是对开放大学的学员来源“开放”理解存在偏差,更多地停留在对学员来源、学历层次、年龄差异的“开放”,对于广泛吸收社会教学资源的“开放”度则较低,相关教学内容来源单一。目前,开放大学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外部来源主要是委托知名高校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其他接纳社会教学资源的方式则较少。二是缺乏共建共享协议。开放大学普遍缺少规范性的共享数字教学资源的指南或指导性文件,对共建共享双方的权利义务平台也没有明确的界定,由此就很容易出现共享程序不标准、共享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构建
建立科学全面的“共享”理念。集群合作,是共享的首要条件,要达到“1+1>2”的效果,就必须对社会教育资源持开放态度,既体现“共享”的理念,也更能体现开放大学的本质特征。建议开放大学可以在原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增设监管下的社会化、共建共享资源平台,社会化资源共享平台是对原有平台的有益补充。
建立标准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协议。标准化建设协议,就是既要保护资源提供者的产权,又不能过多地限制教学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共享。如此既能保护和平衡资源,又能使资源有序扩展,提高使用率和使用效率。协议的关键是要找到产权保护和利益的均衡点。可以选择或建立几种通用的产权共享协议,包括开放式协议和部分版权保护协议等。一些版权保护协议可以分为自由版权保护协议和付费版权保护协议,并对付费协议建立收费模式和资源分配方式。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者和平台可以协商确定知识共享协议种类和资源共享模式。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的参与者目标的差异性,除了物质奖励外,还要充分考虑到部分基于兴趣、交流、名誉、声望等不同主体的多元创作诉求。如,希望获得经济利益的资源提供者希望获得合理的分配方案;希望获得交流的资源提供者更希望得到平台的授权协议,以获得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希望获得声望的资源提供者有可能选择完全开放的协议,以最大限度地分散资源。而标准化建设协议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市场渠道将教学资源需求者、提供者和平台三者有效地连接起来。
建立教学资源评价和淘汰体系。当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以更加开放形式建设时,由于不同学科内容课程质量的把控无法严格按照指南和标准来进行审核,也无法靠专家评审、同行评议来控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为了保证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效推送给学习者,必须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体系,通过“口碑”或“品牌”方式逐步提高学习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关注度,并通过提供点赞或积分方式提高资源的“知名度”,在学习者自发选择的过程中,逐步淘汰质量差的资源,形成一套学习者为主体的评价和淘汰体系。
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国家和地方开放大学应进一步开发数字学习资源中心或平台新模块,完善云平台功能,全过程提供开放式应用,使资源提供者和学习者能够自由、方便地下载或使用资源,使教学资源流通得更快。近年来,在共享的理念指导下,国内部分公益团体和机构也开发了一些开放式教学资源。开放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也可以尝试与这些机构建立合作,并鼓励他们在开放平台上提供资源,逐步使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内容更全面、制度更完善、路径更便捷、使用更高效。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