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大思政课要做到“六个必须坚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方法。要坚持和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着力解决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入脑入心。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守大思政课建设的政治立场。建好大思政课,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人民所喜爱、所认同的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感召青年。必须尊重人民创造,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的生动实践为教材,及时发现、总结人民群众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深入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将青年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和需求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厚植大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底色。建好大思政课,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以党的百年奋斗史为题材,教育引导学生深切感悟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正确认识和理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意义。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用好红色“情景课堂”,善用社会“大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和生动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明确大思政课建设的原则方向。建好大思政课,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讲准、讲透、讲活、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大是大非面前正风亮剑、敢于发声。必须遵循“三大规律”,推进思政课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时代感、亲和力。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问题。建好大思政课,要聚焦国际变局和社会发展等师生关注的重大问题,鼓励思政课教师准确把握时事形势,直面问题事实,精准阐释问题,积极回应关切。要聚焦课程思政存在的“硬融入”“表面化”等深层次问题,构建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融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破解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要聚焦思政课影响力吸引力提升的现实问题,精准对接学生需求,用好网络教育阵地,优化内容供给,真正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大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机制。建好大思政课,要统筹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将实践中的鲜活资源与案例融入理论课堂,增强思政课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要统筹课程育人与日常思政教育,抓好入学教育、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等关键时间节点,用好主题网站、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新媒体等载体,常态化开展思政教育。要统筹构建全维度育人体系,建立集社会、家庭、企业、学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于一体的系统化、差异化、多维度思政教育体系,打造“三全”育人格局。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拓展大思政课建设的格局视野。建好大思政课,必须立足于“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深厚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充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必须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必须立足于当下与长远的教育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远大抱负,心怀“国之大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