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融合,推进智慧教学

21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教室里闯入恐龙,人与智能音响对话,这些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呈现在江南大学思政课堂上。“讲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先让学生玩MonsterPark这款科普游戏App,通过教室投影设备,仿佛真有恐龙闯入教室,跑到了学生中间。”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益老师介绍,将AR、VR、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有机结合,思政课上有了“科技味”,抽象原理不仅可感可知,也更入脑入心。


这是江南大学推进“智慧”教学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南大学升级改造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环境,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探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学应用,提升教学数字化水平,满足“Z世代”大学生对教学参与体验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在各类教师培训中,该校开设教育信息化板块,邀请专家讲解信息技术发展潮流趋势,组织教学工作坊,通过教学实训,交流切磋教育技能,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微课教学比赛,检验信息化实践成果。在校级一流课程建设中加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比例,同时构建大数据驱动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把握信息化背景下教学发展趋势。


据介绍,为适应数字化教学需要,江南大学加大智慧教室建设力度,目前建成以智慧教学工作站、慕课工作室为代表的396间智慧教室,配备了网络一体化集中控制系统,实现了集中控制多媒体电脑、投影、幕布等教学设施,配备了移频功放、红外无线扩声等教学扩声系统,为师生提供优质的音视频教学条件;为满足教学所需,该校还建设了常态化录播平台,实现了在线巡课和课程录播功能,为教书育人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


在平台建设方面,近几年江南大学建设了慕课学习平台、教学辅助平台、虚拟仿真平台等多个信息化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访问人次达540万,提交作业数8万份。多门在线课程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生物药物虚拟仿真教学等1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已获省级、国家级立项。


“我们以资源开放共享为特征的信息化、数字化改变了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教学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改革与调整。”顾益说。


如今,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辅助教学。课前,学习资料提前放置在超星慕课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的签到、讨论、投票、问卷以及当堂测验等互动教学通过学习通App推送给学生,学生的回答通过教室端进行投屏,教师当场进行点评、讲解;课后,作业通过学习通App或超星慕课平台完成,教师通过管理端后台进行教学管理和成绩统计。


伴随5G技术发展的浪潮和机遇,升级更新互动教学方式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体验成为广大师生的切实需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远程学习、线上实时学习提供支持保障,线上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受到师生广泛肯定。


记者了解到,日前,江南大学获评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未来学校将瞄准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实时互动需求、增强现实的场景体验、教育资源优化等痛点问题,促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优化典型的教育应用场景,促进虚实学习空间的融合,丰富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提升教育服务的质量,以5G+互动教学打通智慧教育“最后一公里”。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于:2023年01月05日 10:19: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