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改革理念与发展探索

1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摆脱亚健康”“体育健身”等成为热门词汇,特别是北京冬奥会、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等大背景下,体育事业迎来发展春天,体育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必然需要与之匹配的专业体育人才。成都理工大学紧紧抓住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利契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理念,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既注重体育理论人才培养,又抓好体育实践研究工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抓好课程结构革新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大学体育的内容同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关系密切,需要联系在一起进行谋划布局,因此在推进大学体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对课程结构的规划和设置造成影响的诸多因素,以使学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准备。成都理工大学注重抓好大学体育理念创新,不断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将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锻炼计划相结合,教师通过增加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和频次,鼓励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体育赛事,学生的运动素质在一次次实战磨炼中得到稳步提升,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教师注重发挥好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享受体育课程,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成都理工大学积极为广大师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教学计划表。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密切关注学生实际需求,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展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等系列活动,实现与广大学生运动需求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活动的参与度。教师通过比赛活动对学生的运动能力有了全面了解,便于教师根据学生身体上的差异情况灵活确定教学方法和模式,合理安排体育课程的强度,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达到锻炼和提升自我的效果。


强化体育基础教育


健全体教融合机制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健全体教融合育人机制,实现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把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关键,持续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标学习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的坚守,营造成都理工大学“有体育,更成理”的理念,全力将“非体生”塑造成为“文化健康人”,实现学生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相协调的良性循环。大学体育作为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成都理工大学从大学体育教学项目自身实际出发,将体育项目按照项群进行全面分类,设立了专门的教研室,教研室集中教师的优势特长资源,不断创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强不同项目在教学中的互动和交流,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模式上,成都理工大学注重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差异,以及小班教学、三自主选项、俱乐部、社团制等大学体育课不同教学模式改革的利弊,根据该校大学体育课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改革为切入点,加强基础教材建设,合理确定学习的基础理论和球类、操舞类等不同的运动项目,针对大一学生体育教学偏向于基础项目的开发,重点培养田径、大球类、武术等基础项目,推动基础项目的普及;针对大二学生将能力素养提高作为重点来抓,通过系列理论学习,提升学生整体素养;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帮助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教学体系建设上,将构建大学体育公共课教学内容新体系作为重点,逐步实现课内教学、课外训练与校内外竞赛训练的同步融合,更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推动举行体育运动竞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育竞赛活动往往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的热情,成都理工大学在组织上好大学体育课的同时,积极主办或承办各类比赛活动,一方面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以赛代教,加深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深刻认识,积极做好课外训练、赛事活动等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广大学生“勤练”“常赛”。在校运会上,增设男子10000米、女子5000米项目,千人健身操舞、健身气功集体项目比赛,不仅展示了大学体育教学成果,促进广大师生身心健康,更在全校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成都理工大学在体育项目设计上,突出项目的多样化,建立完善科学评价体系,逐步加大了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经费的投入力度,运动竞赛大众体育项目普及化水平显著提升。学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生课余锻炼管理和指导一体化,使大学体育教学在健身、娱乐、文化、社会等方面功能得以拓宽和优化。利用“镶嵌式”理论教学使普通本科学生系统掌握人体科学知识、体育人文基础、终身锻炼观念,掌握2—3项运动技能。通过开展一系列体育运动和体育项目教学,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体育运动员。


实施大学体育课融入思政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成都理工大学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衔接到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加快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政教育、奉献精神等元素融入到体育课中,突出体育育人作用,实现体育课不仅传授体育技能,而且作为传授体育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时代教育中突出尊重个性的发展,关心每名学生的身心发展,成都理工大学在推进体育教学过程中推动大学体育向“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等建设目标转型,力争能够满足大学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展现出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个性。在体育教师讲述武术课知识点前,教师不急于进行动作技巧的讲解,而是首先进行武术礼仪的学习,把“习武先习德”作为先决条件,将“德”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在排球知识讲解前,体育教师组织学习女排精神,引导学生以中国女排为榜样,用女排精神来鼓舞学生;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冬奥会,学习奥运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激励每名学子,不断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于:2023年01月05日 09:43:3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