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遴选条件的三大硬指标是什么?

59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双一流”高校是新时代全国重点大学的代名词,所以,很多“双非”高校都想入选为国家“双一流”高校,但是,“双一流”是动态考核的,入选“双一流”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不满足考核标准的高校就要“下车”。


首轮“双一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校的一票上位机制也带来较大争议,第二轮“双一流”公布临近,遴选条件是否发生变化?是否更加完善?


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的新学期工作会议上,透露了第二轮“双一流”的遴选标准:“国家这一轮“双一流”建设调整条件有进一步提高,重点考察大平台、大项目和大成果情况”。


1、大平台、大项目和大成果将成三大硬件指标


根据山东师范大学透露的遴选标准:大平台、大项目和大成果,我们可以推测应该包括以下要求:


属于同一学科的大平台、大项目和大成果。


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可能包括省部共建国重)。


主持承担过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类的重大课题。


近5年主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类国家级重要奖励。


2、山东师范大学并不完全满足


山东师范大学完成的“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是山东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省属高校。


但山东获奖项目属于化学领域,山师的化学学科仅为B类评级,且该学科并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作为依托,仅凭借自然科学二等奖很难“上车”。


3、湘潭大学条件比较齐备


满足上述条件的“双非”高校并不多,湘潭大学就是其中一员。


大平台:


国家级平台: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数学。


大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导航及遥感数据高精度融合的数学方法”,项目总经费1451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相场数学模型及相关数学问题高精度数值方法”。


大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几类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研究”。

发布于:2022年09月14日 15:58: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