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与课程改革创新研究
“思政课”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培育学生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课程,是引领青年学子塑造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课程,也是一门“讲道理”的课程。思政课所要阐述的“道理”,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也包括优秀传统中国文化中蕴含的优良道德品质、政治文化认同等,需要高校大学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面对日益复杂的融媒体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课程都面临着改革与创新。融媒体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媒体生态、传播环境的剧烈嬗变,具体表现为信息传播“由点到面”,舆论影响广度、引导强度得以大幅度提升。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及教师队伍都受到波及,融媒体既意味着机遇也代表着挑战,如何进行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与课程改革创新,便成为高校育人视域下应予以重视的课题。本文依托融媒体背景,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一系列嬗变,进而从“传播环境”“语言风格”“领袖气质”三个角度探索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措施,同时从“虚拟教学”“融媒体平台”“融媒体范式”三个方面实施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旨在改进高校思政育人质量与效果。
“融媒体”(Media Convergence)用来描述一种媒体组织结构或媒体传播状态,在形式上表现为媒介载体的边界模糊、渠道途径的互通有无,充分利用不同媒体共性,构成彼此补充、深度嵌套的关系。例如,信息源由电视台提供、以视频形式呈现,随之报纸跟进(以图文形式呈现)、广播跟进(以音频形式呈现)、网络跟进(以流媒体形式跟进),这样同一个信息源可以迅速在传播环境中全面铺开,在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的同时,也满足了各方媒体“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效果。基于融媒体这一特性,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直接促成了“一站式传播”的特色,即对于新时代受众而言,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便携设备),即可通过4G/5G网络接受各方面信息源,而随着融媒体矩阵的快速建设及“独家播报”的现象迅速消失,社会个体也被深度裹挟到融媒体生态中,媒体舆论对于人的思想影响也进一步增强。有鉴于此,融媒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创新等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融媒体背景下出现巨大嬗变。首先,思政教育环境嬗变。思政教育环境或称“舆论环境”“意识形态环境”等,泛指影响高校学生思想信念、思维认知的物理空间与文化氛围。在传统媒体场域中,思政教育环境是相对封闭的,思想意识、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等信息主要源自教材及教师,这有助于保障大学生思想的纯洁性。在融媒体生态中,思政课程的乏味感、说教感非常突出,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难以打动和吸引学生,倒逼思政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如近年来涌现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强调学生转化为思政教育主体,而“新教育模式”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新挑战。
关于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从高校学生角度出发,无论哪一学科的知识学习,都符合“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暗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也不例外。在融媒体背景下,构建一支顺应网络媒体特点、传播规律、文化价值观的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可促使思政教育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适应融媒体传播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师为有效应对融媒体带来的挑战,自身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思维、更新育人手段等,归根结底是要自身适应融媒体传播环境。具体措施包括:一方面,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展开融媒体技术教学,重点消除对“融媒体”“新媒体”“全媒体”等概念的认知偏差。其中,新媒体是融媒体的组成部分,全媒体是融媒体的传播机制,融媒体重构了新时期的思政课教学空间,掌握跨媒介运用技术与跨媒体整合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强对复杂信息的过滤能力,为思政育人创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掌握融媒体的运用,以课堂教学为例,对电视媒体、纸媒、网媒等不同资源进行科学定位,使之更好地展现思政课程主题,更好地发挥思政育人价值。
掌握融媒体语言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强调语言艺术的运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当将掌握“融媒体语言风格”作为教师能力的一个衡量标准,它决定了师生之间能否围绕着“思政议题”展开顺畅、深入的互动,也影响着思政理念、认知、价值观等能否顺利被学生所接受。在教师日常业务学习中,引导思政课教师多接触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其中电视、广播新闻节目与报刊政论、社论作为基础,模仿各类短视频、主播等网络媒体从业者的语言形式、节奏、语料等,打破与大学生之间的“文化次元壁”。此外,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化身“博主”“up主”等新身份,将自身专业发展与融媒体情景绑定,生产富有趣味性、知识性的视频作品,既可以作为适应融媒体空间的训练方式,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新颖的思政课件(微课)。
培育融媒体领袖气质。所谓“网络领袖”泛指在融媒体传播空间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的人或组织,要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辩论、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一方面将深奥艰涩的思政理论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思政理论、方法、工具等,为大学生解读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这样既让大学生看到思政课的功能,同时也引导他们进行深度学习,形成对精神世界、政治信仰、文化思潮等全方位反思。
关于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具体可从三个角度展开。
建立高校思政课虚拟教学机制。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中,高校思政课可建立现实教学与虚拟教学两种机制。其中,现实教学机制已经非常成熟,包括课堂传授、教学评价、课程考试等,而虚拟教学机制需要顺应融媒体环境特征,即消除“传播边界”。高校可组织思政课程教师组成虚拟教学团队,针对融媒体时代带来的种种挑战,制订平行于教材、教辅资料的教学内容,如围绕“文化自信”提出教学课题,由此生成的虚拟教学成果,通过互联网途径与学生分享。
善于运用思政类型融媒体平台。现阶段,融媒体环境中既产生了大量思政教育平台,同时也存在许多融媒体平台,通过自主整合或合理运用的方式,开辟高校思政课程的第二阵地。例如,“学习强国”就兼具融媒体与思政课的特征,该平台上汇集了不同媒体(电视、报纸、网站等)的信息咨询,同时又是基于“党建、党风、党史”等关键词整合内容,善于运用这一融媒体平台,大幅度减轻教学设计与实施压力。一方面,直接利用思政类型融媒体平台的功能,例如“学习强国”app,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级或专业作为单位,在后台注册学习小组(类似“群功能”),利用该平台的学习打卡、学习积分、学习报表等功能,监督每天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直接运用思政类融媒体平台上的资源,如以“学习强国”app为例,该平台每天都会更新大量社会新闻、会议精神等,同时收录了海量经典读物与优秀影视节目,在智能手机为媒介的前提下,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创高校思政课程融媒体范式。所谓“范式”,即一种公共认同的模型或模式,由于融媒体构成丰富、要素复杂,并非每一种形态及形式都符合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要求。从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依据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现状及需求等“自主开创融媒体范式”,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大助力。具体措施:首先,以“大思政”为实施背景,在教学资源发掘、开发及课程设计等方面,采用“一方生成、多方利用”的模式,充分契合融媒体传播路径结构。其次,在相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融媒体平台、渠道等进行合理划分,使其在不同使用者手中最大化利用,如课堂教学场景中,信息素养较差、年纪较大的教师可侧重于传统媒体方式,反之则侧重于新媒体方式,遗漏部分让学生借助融媒体工具自行了解。再次,协调好传播时间及渠道,规避融媒体构成差异造成的“信息差”,如课前通过社交软件提交预习内容,课中通过微课、课件讲解,课后通过直播、短视频辅导。
“融媒体”是一个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必然出现的产物,它通过“媒体融合”的形式来扩大信息传播场域、增强舆论引导作用、提升意识形态强度,加强教师自身的融媒体素质培养,同时引导思政课程创新改革,从课程资源到课程组织方式,从课程教学方法到评价体系等,使之更契合融媒体生态的特点,以此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