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设教学情境

11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创设情境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别重要,就其广义来说,它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是为新知识与旧知识搭建桥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内容图片

1.以思想和精神境界为前提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和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是创设教育教学情境的源泉。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交流是构成良好教学情境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美的心灵,才能有美的情感。所以,只有教师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学生身上,学生把自己的生存与人类美好的理想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为了升学或谋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才会出现和谐的、激动人心的、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的教学活动。所以各科教学都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2.从教学目标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情境只有在为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叫做好的情境,不能为教学服务就是多余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从生活情境中及时提炼教学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作为教学的“摆设”。情境的创设应该是适时适当的,在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同时要尽量做到简洁。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设计情境时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比如,要分析学生是否对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感兴趣,学生是否适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等。教师只有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刺激学生、调动学生,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已知和浅显的内容里不断悟出未知的深邃内容 ,而进入新知识的境界。

4.情境要注意时代性

 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智力发展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创设的情境也应该赋予一种时代的气息。我们知道材料总是滞后于时代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自己的思考,对于材料,应抱着尊重、理解、充分运用、改造创新的态度去对待,而不能让材料束缚自己的教学与思考。努力创设富有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5.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创设良好情境的保证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所以,要求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业务素养、语言表达、面部表情、动作姿势、板书、实验等技能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思想,获得广泛的生活经验。而这一切都得由教师去组织、去引导、去创设,所以说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习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学习。

以上内容便是关于创设教学情境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发布于:2022年12月20日 14:22:5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