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能力提升关乎大学数字化成败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快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其代表性事件便是今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正式上线。日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受访时表示,未来,教育部将把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
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等教育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背后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方面,比我国更早启动数字化转型的美国高等教育,其很多做法与特点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美国大学数字化教育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教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数字化教育转型也趋于成熟。上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化教育转型,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教育政策。特别是1996年,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教育技术规划,提出了发展教育技术的四大目标,即教室与学校互联网联通、合适的教学硬件、内容与课程的技术整合以及教师的技术整合课程技能。
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又出台了多项数字化教育政策。比如在2000年出台的《数字化学习-美国国家教育计划》,明确指出了数字化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2012年,美国发布了一项数字化战略计划,主要目标是抓住数字化机遇,建立21世纪数字教育平台,从根本上改变联邦政府为内外部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并鼓励全民创新。
2016年,美国将人工智能纳入到大学数字化教育过程。2020年发布的《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中提出,构建大学数字化教育技术同盟,实现技术风险管理,包括通信及网络技术、数据科学及存储、区块链技术、人机交互等。
综观美国大学近几十年来的数字化进程,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首先,美国比较注重高等教育转型中的数字化战略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战略。其中,数字化战略表现为提升对数字化信息的认知能力,比如在思维想法、设计理念、诚信以及数据价值等方面进行再定位和再解读。大学教育与科学决策的首要条件就是对数字化信息的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才能对数字技术作出更科学的决策。
同时,美国还坚持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共享理念。如果只是将数据信息库等数字化资源视为大学财产,那么任何部门都没有权利和资格进行共享。只有做到有效避免“数据孤岛”,才能够最大化挖掘出数据价值,进而达成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其次,形成了大学数字化转型过程的治理战略。自从大数据出现后,各企业和高校基本实现了从数据管理思维向数字治理思维的转变,通过数字化分析,对数字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综合利用,其中包括对数字化转型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为此,美国政府还专门制定了与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来保护数据资源,为数字资源的使用安全和保护学生隐私等提供保障,形成了大学教育的数字化标准和数字化治理战略规划。
第三,数字化平台建设战略逐渐形成。美国数字化教育已处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前列,很多高校已形成了一套数字化教育的系统流程,如教师教学、学生信息注册、财产管理、绩效评价等,均已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可以说,目前美国高校已建成了完整的整合型数字资源平台,各高校基本实现了对运行系统的衔接应用,对教师、学生、教学、工资、信息管理等数据库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合管理。有些高校甚至可以将内部数据与收集到的校外数据高度整合,形成更完善的数字资源平台,如加州大学的内部数据就与加州劳动局的就业数据进行了全面整合,用于评估学生就业的未来趋势。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应常态化
早在2012年,我国就提出了建设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相关举措,并实施国家网络精品资源课程建设。2014年,我国也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其目的是鼓励教师可持续地使用和分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此外,有关部门也相继建设了一系列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然而,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高校的数字化资源建设还应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所涉及的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特点,将通信网络、数据科学及存储、区块链、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在线课程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信息技术应用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关乎未来大学数字化转型的成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便已经意识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数字化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衡量教师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准,并开始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
反观国内,我国高校数字化教育的服务对象无疑是广大学生,但在教育中却面临一个很现实的困难——以“00后”为主体的学生属于“数字土著”一代,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则大多属于“数字移民”,且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起步又相对较晚,这就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是需要建立一套完善且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体系。只有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常态化,制定一套行业标准,才能适应未来“数字土著”一代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师数字化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除提升教师个人的数字化专业能力外,建设一流的数字化师资团队也很重要。
例如,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数字化师资队伍建设,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每年都会吸纳不同国籍的在线访问学者,目的就是引进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教师。数字化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学科建设目标,又是学科建设成果。作为学科建设主体,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都有赖于数字化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只有会聚一支国际一流水平的数字化学科队伍,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的学科成果。
数字化教育的迅速发展给传统教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新机遇。本质上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义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同脉,是教育对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的主动适应。也只有从数字社会角度重新思考人才培养规格、优化升级数字化学习环境、变革教学和评价模式,才能建立适应智能时代的高质量、可持续的智慧教育体系。
因此,完善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终身持续学习体系也是大学教育信息化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新飞跃。未来,“双一流”建设还需将培养数字化科研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结合起来,着力培养交叉学科的数字化拔尖创新人才,以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实现大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创新。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