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浅析

21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在此项工作中,需要以新时代育人工作要求为指导,社会发展变化为参考,以此确立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能够有效扎实教育队伍,提升队伍整体实力。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革新,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新要求,也对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新挑战。要求辅导员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等多项素养于一身,在工作中有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标志着这一职责功能在当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具备“三辅三主六导四员”的能力,在基础能力、综合素养上实现全方位提升,以此优化高校教育辅导工作。高校积极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工作是顺应时代号召的必然举措,对高校综合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在当前形势下,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应用,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学业教育等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辅导员作为服务学生、配合教师的中坚力量,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加强综合素质建设,能够有效处理日常教育事务,彰显高校的整体服务质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人才培育目标已经从以往单一的理论性人才转变为如今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人才。这一形势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开展好日常教育工作,而且要求高校辅导员发挥教育辅导作用,配合各科教师对学生开展学业指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最终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具备基本职业能力,才能准确识别学生的思想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进而对症下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可见,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能够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网络思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中应包含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即信息搜集、信息判断、信息处理能力。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中,思政素养是基础要素。辅导员日常工作包含学生的思政教育,需要与思政教师共同配合,针对学生的道德品行、职业规划、行为素养等方面进行引导和纠正。如今网络思政下,网络信息的繁杂给辅导员工作增大了压力,辅导员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保证教育工作的正确性和导向性。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上传学生学习、心理、生活上的问题,还要下达院系教务的教学规划与其他管理政策,因此繁重的工作内容要求辅导员的业务管理能力要较为突出。比如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高校辅导员在应对校内的突发事件时,需先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源,准确判断事件类型,然后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冷静思考能力、公平公正的意识以及专业判断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属于辅导员业务管理能力范畴,是不可缺少的要素。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业务管理能力是职业能力构建的要素之一。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过程中,重视理念引导、深化职业意识是必要内容。高校需做好辅导员理念培养工作,具体以网络为媒介,定期在平台中开展思政教育集中学习活动、职业能力定向学习活动等,组织辅导员队伍集中观看,以此强化辅导员的重视意识。同时,高校也可每周开设一次辅导员专题讲座、论坛,要求全体辅导员积极参与,并在座谈会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此互动形式有效提升辅导员运用网络开展工作的意识,深化职业素养。


高校应加快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质,保证辅导员队伍整体能力的丰富性。高校在辅导员职业能力构建中,一方面,可围绕网络思政教育,对辅导员的信息能力、思政素养、法律素养等进行培训,保证辅导员全员具备基础技能。在此基础上,便可针对辅导员的擅长之处,重点对辅导员进行个别技能培训,以此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校还可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实践项目训练,围绕校内的日常事务和教育工作,模拟训练情境,要求辅导员根据不同的案例情境进行灵活应对,以此丰富职业能力。


众所周知,高校辅导员队伍是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其不仅是教育管理者,更是教育服务者。与其他专业学科教师相比,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更为繁杂,工作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当前网络思政教育体系下,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高校辅导员需积极转变服务理念,不断充实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底蕴,在日常事务处理中,学会妥善运用新技能、新知识,如此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凸显本职工作的价值。


来源:光明网

发布于:2022年11月24日 16:38: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