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八字真言”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适应教师角色,将他们培养成教育教学业务骨干?这是学校管理层面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探索出“模仿、阅读、反思、合作”的做法。
模仿。缺少课堂教学实践,对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知之甚少,特别是有些青年教师所学专业非师范类,虽然有教师资格证,但是缺少系统专业的师范教育。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校鼓励青年教师从模仿开启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一是拜师。我们每年都组织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拜师,要求新教师多听师傅的课,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老教师要把积累的所有经验传授给新教师,缩短磨合时间。
二是观摩。在上好常态课的基础上,定期组织新教师观摩学校教师的公开课和优质课,借此打磨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引导他们凝练教学主张,不断探寻理性的教育教学实施,构筑实践性知识,让青年教师从“青涩”走向“成熟”。
三是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青年教师都能很快掌握课堂教学技巧,把握住课堂教学节奏。我校每年定期组织两次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既能磨炼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并鼓励青年教师实现从传递性教学到学术性教学的转变。
阅读。我们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为教师购买或订阅教育类图书报刊,帮助青年教师获得经过他人千锤百炼的精神智慧。对于这些图书报刊,我们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汲取其营养。一是成立读书领导小组,将青年教师读书纳入常规管理,定期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将读书活动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二是丰富读书活动。实行“个体研读”“集体阅读”“交流汇报”“现场撰写”“多样活动”等读书“五模式”,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教师在读书中成长。三是定期分享展示,每月在教师代表中随机抽选两名教师上台分享,分享阅读内容和感悟,引领全员阅读,积极营造浓厚校园学习氛围。
合作。教学是一项个性化很强的实践活动,正因为如此,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切磋与分享显得尤为重要。同事随口而出的几句话,就可能让自己有“茅塞顿开”之感,从而解开困惑,找到促进专业成长的方法。我们主张青年教师在实战中成长,一是一课多磨,直到上满意为止;二是组内公开课每个人都上,进行同课异构,集备出优秀课例;三是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通过交流心得感悟让青年教师懂得依靠团队的协同作战,发挥团队的智慧,从合作学习中寻找到自己专业成长的“契合点”。
反思。叶澜教授曾提出: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我们倡导青年教师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主要从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有趣、处理教学内容是否精当、设计的教学问题是否恰当、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当等方面进行反思,让他们积累教学经验。经过这样的积累,学校青年教师在短期内都能拿出一本承载着自己教学得失的反思集。通过反思结果的运用,青年教师能改进和矫正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教学行为,有些青年教师通过一年的时间就成长为教学能手或教学骨干。
来源: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