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携手企业劳模 高校思政课又有“新玩法”
如何创新课程思政内容,以“0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本月11日,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邀请校企共建支部的劳模和劳模集体代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共学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汽轮机厂技术发展处及工艺处副处长刘霞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自己助力“华龙一号”出海的工作经历,讲述了漫漫研发路处处有挑战、凤凰涅槃终成器、“魔鬼”藏在细节里、彩虹总在风雨后等曲折又伴有欣喜的成长故事。她动情而又坚定地表示:“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专业,解供货瓶颈、破技术封锁、铸国之重器就是我们的使命”。
临港工厂汽轮机党支部书记齐艳娜讲述了她所在单位的焊接转子生产团队获得“上海市劳模集体”称号的故事,鲜活呈现了团队成员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如何一步一步地成长为能破解卡脖子技术的技术骨干的过程。
“我们大学老师也要学习劳模工匠精神,上好每一门课,打磨好每一堂课,自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劳模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我们也要深入了解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匠心逐梦,努力成为善任课程思政的爱学生、懂教学、有情怀的‘大先生’”……在“专业教师来晒课”环节,来自校内外的专业课老师分享了他们的学习感悟,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向学生传递,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李素云老师围绕探索《病理学》见微知著、只为求真的思政案例,通过讲述病理学家卞修武院士疫情期间赴武汉开展尸体解剖病理检查的先进事迹,引导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孙群老师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讲解组合体时,给出了一个特殊的组合体——“天宫二号器箭组合体”,通过分享梦天实验舱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的新闻,展示了随“梦天实验舱”一同入轨的上海电机学院实验样品,生动诠释了中国航天人的“逐梦深空,自立自强”。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李梦达老师在讲授《运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案例的时候,引入了一则“临港故事”:通过临港研、临港造、临港用,上汽Robotaxi2.0今年将在临港新片区率先投入运营,这标志着我国在完全自动驾驶上同时取得了技术和商业的突破,指出正是制度创新推动临港新片区实现了“三年大变样”。这个三分钟的案例帮助同学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临港、融入临港,在学生心田播下了“扎根临港、服务临港”的种子。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以劳模工匠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心怀科技报国之志,脚踏实地搞好科技研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学生党员程渠超在聆听劳模工匠成长奋斗故事之后,深受鼓舞。
记者获悉,近年来,上海电机学院每年组织青年学生走进临港企业、走进上海电气“李斌展示厅”,在港口制造现场、生产车间、劳模展示厅聆听校外思政导师的专题情景党课,推动劳模工匠精神入脑入心,从而厚植劳模工匠精神,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优良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党委书记刘俊表示,通过校企党建共建搭平台,建立教授博士服务队服务临港企业;和劳模工匠一起技术攻坚,零距离体会感悟劳模工匠精神;挖掘劳模和工匠背后的故事,把他们的成长经历、成才之路讲好,把他们的精神品质讲透,做深、做细、做实“劳模工匠思政课”,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精准落地,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