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能力?
一、研教材
中国的教材编排,内容选择上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在编排顺序上仍然没有找到最优解。很多人是学着人教版出来的,他们觉得章节排布就应该按照人教版的顺序来,常见的五种版本的教材:人教版、沪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和华东师大版。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版本的编者,在对知识的解读和应用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章节编排和讲法也各有长短。
以《三角学》为例子,沪教版一直强调运算和函数要分开,因此先引入了“三角比”的概念,介绍了三角恒等变形的各种公式,至于用函数的观念来理解三角,则是下一个章节的事了。而人教版等其他版本则是一上来就引入三角函数的概念,中间穿插向量,之后再用向量来研究三角恒等变形。对此,沪教版的教法更好。因为理解三角比和解斜三角形原本也就用不着使用函数的概念。从数学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先有三角比,再有三角函数。更何况要把一个完整的三角学,中间硬生生的插进平面向量,打乱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行为。
再以《直线方程》为例子,沪教版一直强调用向量的方法研究直线,引入了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和点法向量式方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让学生在学完了《平面向量》之后,立刻就能排上用场,许多难题得到了简化。而人教版等其他版本,则始终坚持过去以斜率为中心的教授方法,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缺乏数形结合的考虑。而且解题过程往往繁琐,计算量大。两相比较,仍然是沪教版更好。
实际上沪教版有很多章节编的也不如别的版本。比如在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这一章节时,北师大版是以二次函数和幂函数来展示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这种教法有两大好处:一方面可以对初中学习三个函数适当延伸,另一方面也对单调性、奇偶性等抽象的概念做了具体展示,方便理解。而沪教版这一点就不太好,在没有举出任何实例的情况下,大谈特谈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让学生很难理解。从这个角度说,沪教版更像是写论文,北师大版的这个讲法才像是教材。
又比如习题的编写上,各个版本中,最好的显然是人教版。每道习题都精挑细选,而且个别题目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是高考命题的灵感来源之一。沪教版在这方面就差点意思,习题选得很粗糙。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主要是想告诉大家,不同的教材在编写的理念和侧重点上都是有区别的。作为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比较,博采众长,找到最有效率的教学方法。
研教材的工作,没个一年的时间也完不成。新老师可以先把本地的教材研读一遍,在课时安排和侧重点上找准节奏。别弄到最后晕头转向,连最基本的知识体系都没搭建起来。
二、刷试卷
刷试卷肯定是以真题为主,而不是刷什么同步测试卷。此外,如果是上海地区,模拟卷也是相当重要的。
很多小机构的老板为了让新老师能够尽快的上岗授课,会让新老师刷一些同步题,都是坑人啊,时间久了就把一个老师给练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同步试题不能够帮助老师快速建立起对教学的整体理解,也无法感知到高考的命题侧重点和命题规律。此外大部分同步题缺乏综合性和难度。老师的天花板决定了学生的上限,所以一定要对于整个知识体系有俯瞰全局的视角。如果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老师,那么肯定教不出像样的学生。
三、狠磨课
对于新老师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磨课这个环节。什么是磨课呢?就是你在上面讲课,培训你的老师在下面听,听完之后指出你课程的缺点,帮你改进。
对大部分人来说,磨课是一个很难受的过程。其实,一堂课上到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新老师只要能够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就可以了。具体来说包括讲课的重难点是否分明、思路是否清晰、教姿教态是否标准、板书是否美观、对学生注意力的把控是否科学、互动是否得当等等,都是一些基本的要求。
那为什么本标题中要用个“狠”字呢?原因在于,很多新老师在培训期间确实达到了标准,但是培训一过,就降低了要求,回复到了老样子。一个“狠”字,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把培训期间提到的注意事项,转化成终身的教学习惯。
四、编讲义
新老师在初步接触教学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经验的。要从茫茫多的题目当中选出合适的例题,编写合适的讲义,其实是很有挑战的一件事情。所以新老师往往都是直接用老教师的讲义,或者参考市面上的优秀教辅。
老教师的讲义,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多老师在机构里工作的时候,悄悄地把机构的讲义下载下来,离职后带走自己用。这种行为其实是侵犯版权的。但是怎么说呢,只要不被人知道,现在也没人管。
至于市面上的教辅,那就太多了,并不是每一本都适合拿来做教学参考。其他科目的老师也可以自己多逛书店多浏览,相信选出一本合适的教辅并不是难事。
前期不要一下子参考太多书,先吃透一本全面细致的。只要你把这一本吃透了,教研的基本功也就打扎实了。
编讲义的工作落实在平时备课的每一天,备一节上一节,两届学生带下来,整个学科的讲义也就编完了。之后要做的就是结合每年各校的测试卷,更新讲义中的一些老题。特别是高三总复习的讲义,试题更新非常重要。
五、树台风
新老师在刚刚入职磨课的时候,也会讲教学技巧,但是那个时候讲的教学技巧,都只是在教你如何把一节课上及格。
一节及格的课和一节优秀的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树台风这一关,就是让一个老师能够把自己的课程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这里面的讲究就太多了,因为授课是一门艺术,艺术哪来的标准答案呢?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台风这个东西,一定是老师的自然流露,由不得半点做作,否则会让学生感到别扭。
所以,当老师在心态上没有把上课当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是无法真正树立起台风的。我定个量,500课时后吧,此前还是老老实实把课磨好,毕竟没学会走之前,别着急跑。
最后补充一句,树台风的工作,不能够由别人来帮忙完成,一定是老师自己通过不断的磨炼来实现的。具体方法有:录音回放,视频回放,写逐字稿,听别人上课等等。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自律精神,能够长期不懈地自我督促。
六、览群书
之前让新老师先用好一套讲义,是为了让他们形成基本的教学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新老师需要打开自己的视野,去研究更高层次的东西。这个时候就需要新老师参考更多的教学资料。
其实公立学校的老师也是需要做这些事情的,优秀的老师会自觉参考各种教学刊物,做不好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新教师要更加积极。
在这个阶段,要多到书店里逛一逛,多关注一下学生平时用的教辅书。此外,还要读一些与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史有关的内容,这对于丰富老师的视野、提升老师的格局,很有帮助。
七、出专著
当老师自己对于教学的理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准备出书了。出书对于提升一个老师的知名度帮助非常大,现在出书都可以自费出版,所以难度也不高。只要书的内容是干货,不愁卖不出去。但是如果你不想自费出版的话,也可以印发成内部讲义,给报名的学生使用。
除了出书以外,咱们还可以录制视频课。现在自媒体那么发达。B站上就有很多老师上传自己的视频课程。不过视频课相对容易被盗版。
最后,要强化自己的版权意识,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心血透露给别人,特别是在机构工作时,机构老板会千方百计压榨老师的知识产权,一定要注意自我防范。教育培训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大型生产设备,最重要的资产就是老师的智慧。咱们无论如何,不能被别人白嫖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