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思政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4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停留在一段时期,也不能体现在某一环节中,而是将思政工作渗透到育人全过程中。全过程育人的实质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教育教学全过程”就是在立德树人过程中,高等院校围绕育人这一中心任务,坚持知识逻辑与价值逻辑并驾齐驱,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从而保证思政工作在时间上的不间断性和过程上的可持续性。


如何将思政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虽然都具有育人功能,而且都致力于为国家培养输送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二者毕竟在运行逻辑和管理方式上不尽相同。”就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它的任务在于将社会价值理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于社会价值秩序的再生产产生维护和推动作用,是一种“规范性逻辑”;


就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而言,它在落实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等要求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具有明显的专门性,主要遵循“知识性逻辑”,所以,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就必须要解决好“规范性逻辑”与“知识性逻辑”的关系问题,即如何勘探不同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怎样实现二者有机衔接的问题。教育教学过程,简言之,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部分,不是单向度的传授过程,而是双向度的互动过程。


在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和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在以往的育人工作中,我国高等院校大多数情况下将其抛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情况下被安排在大一和大二时期,从而导致育人工作出现断层、育人体系保守封闭。“课程思政”建设强调育人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


具体而言,从大学生入学到离开校园这段时期,专业课教师就要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结合所授课程的性质对大学生给予价值观引导,思政工作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在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中,各门专业课程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育人的逻辑存在差异,在育人的目标、功能、资源以及策略上侧重点不同,所以,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是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牛鼻子”,我国高等院校能否有效地牵着这个“牛鼻子”走,是决定立德树人成效的关键所在。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教育效果问题一直是课程教学的永恒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简称“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渠道,但是,“思政课程”的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以及教育实践不足等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思政课程”的教育效果。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提出能够有效地弥补弱化“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不足,与“思政课程”一道,“形成具备正确价值领航功能的课程体系,”进而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效应。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教育理念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观点。”教育理念有别于教育观念,前者属于“价值”范畴,强调个体的体验和思考,后者属于“事实”范畴;教育理念有别于教育思想,前者是后者的形成基础,是对后者的高度概括;教育理念不同于教育信念,所有的教育理念都可以称之为教育信念,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信念都可以称之为教育理念,比如一些盲目接受和顺从的教育信念就不能称得上是教育理念,因为这种教育信念没有经过体验和思考。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他受社会的委托对学生进行专门教育。向学生传递人类传承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从社会视角来看,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者和传递者;从学生视角来看,教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在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一直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完成,出于增强价值观教育效果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是,产生的效果不尽人意。


直到2014年,上海市挑选出一部分学校进行试点试验,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逐渐意识到单兵作战的教育理念不能迎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仅靠自身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专业课教师也要承担育人的职责,教育理念的滞后是导致价值观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等院校的育人工作是一项工程,专业课教师要加入到育人队伍中来,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作用,只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调发展、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育人效果的最优化。


2016年11月19日,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思想政治教育专场上,专家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成为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兵作战局面的有力举措。“课程思政”旨在将价值观引导渗透到各类课程中,利用课堂这一载体实现育人功能,从而达到专业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内在统一。“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专业课教师是否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实践,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的成败。


因此,“课程思政”提出后,专业课教师逐渐意识到“教书”与“育人”的本质内涵,在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积极开发自己所在学科、专业以及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从而引导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意识到坚定政治立场与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专业课教师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积极寻求本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契合点,将育人元素渗透到专业知识中去,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为高等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添了新力量。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达到一定目的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它虽然不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体要素,但却离不开教育教学活动,总是要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果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育方法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和价值。


教育方法是人们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教育活动的准则,其本质是人们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把握和自觉运用。首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准则,教育方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介因素。教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方法的运用,教育方法是在教育活动中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起来的桥梁,是教育目的实现的手段和工具。其次,教育方法是为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服务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何种教育方法,是由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决定的,教育方法随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的变换而发生改变。


新时代下,面对新情况和新任务,我们强调教育方法的创新,其原因就在于此。再次,教育方法与教育理论不可分割。无论是教育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还是教育理论指导、运用于教育实践,都离不开一定的教育方法。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方法以直接灌输为主,不仅直接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公开、时尚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


归根到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采取直接灌输的教育方法。“抽象的理论只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才能够让学生在应有的层次上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直接灌输法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公开表明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运用简练、准确的语言引导大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从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但是,直接灌输法公开暴露教育目的会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不易于大学生欣然地接受教育内容,这是直接灌输法最大的局限所在。


直接灌输法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孤岛化和边缘化。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课教师潜移默化地将价值观引导寓于所授课程中,实现价值观教育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这可以看作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方法。这种间接教育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内隐性,将价值观教育藏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背后,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无形地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能有效地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直接灌输法的不足。


发布于:2022年11月07日 10:13:4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