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7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一、民主平等原则

民主平等原则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其人格和民主权利,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民主的实质是平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在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民主权利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双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相关问题,共同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贯彻实施民主平等原则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其次,要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讲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绝不是不讲原则、放松管理、取消批评,绝不是迁就不合理的要求或容忍不守纪律的行为、奉行“好人主义”。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根据大学生年龄特征、个性差异、思想和行为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共同向上,都获得充分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针对性原则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生活、学习、 兴趣、爱好和家庭等各方面的情况。

第二,区分层次,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

第三,注意处理好一般与个别、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针对大学生的普遍性和共性、特殊性和个性等特点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是步人社会的重要阶段,在大学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上的积极健康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百花争艳,有时也可能是鱼龙混杂,这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等基本原理为主,将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和专业学科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身心都有一个全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促进大学生各方面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理论离不开实践,只有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才会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优化和发展,更好地指导实践。只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心灵共鸣,真正发挥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要寻求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发布于:2022年09月08日 10:29:4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