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增强学生“个人竞争力”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的刚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的人才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实际要求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
创新是相对于保守来说的,带有失败或失去的风险,所以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相应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执着的精神。
每个人都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所以我们要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课堂教学既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人的差异性注重发展人的个性。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突破范作构思束缚,在不影响主题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引导他们自信的照自己的个性意愿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感受,其个性也就得到张扬。
好奇是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同时给予一点的奖励,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是他们在思考中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问题,发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对一些创造性思维,应给与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纸上谈兵始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问题无论正确与否,关键在于不耻下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要进步,就要不断地给自己提问题。
(2)在探索过程中养成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教师要提供探究的环境与探究的材料,教师要有的敏锐眼光和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了解,做到既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点,又能及时捕捉到有教育意义的主题。
(3)要打破既定思维,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的人都特别善于思考,问题为我们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认真冷静地思考,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采取正确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以谦虚的态度,面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差距,使自己的能力、实力不断的提升。这样做,问题就转化为创新的机会。
(4)因为每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同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思想,那么就能广泛吸收有益的建议。每当观察一件事物或某种现象时,无论是初次接触还是此前有过多番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发散思维的重点,不是找到一个准确答案,而是以不断提问的方式来一步步逼近答案。
(5)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重视再现知识过程。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思维跟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