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学角度研究大学课堂,让大学教师重视教学过程评价
从词源学看,“大学”(university)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的初期形态是一个教与学的共同体。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社会的发展催生了现代大学教育思想。洪堡强调的“研究与教学相得益彰”已成为各国大学之共识。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参照德国大学模式开启北京大学改革之先河,不拘一格聘请优秀师资,以期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完备之国民的目的,即把青年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以崇尚科学研究为“王道”,一味追求科研成果的卓越,似乎忘却了师生关系的人文气质,而后者则关乎高尚人性之陶冶。有学者批评道,世界一流大学正在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若真正回归大学教育之本然状态,需要深刻领会论断,重视本科教育的奠基性质,汲取世界知名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尤其从教育学角度研究大学课堂,让大学教师成为拥有“教育性教学能力”的专业教育者,并且重视教学过程评价。
一、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奠定大学教育之根基
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本科生的培养无疑具有根基地位,不仅为相应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奠基,更凸显大学教育之根本使命——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对此,广大教师要有清晰的教育意识,而非单纯的知识目标。参考英国剑桥和牛津等大学的本科生培养经验——学院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导师制度,我们会发现,不同于我们现行大学的二级学院,他们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学生的住宿、指导学习、组织活动等,导师每周与学生见面,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因此,学生们都把学院当作“家”,有比较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诚然,我国大学的学生工作也有着悠久传统,即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辅导员群体与专职教师群体在大学内部分属不同管理系列,两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似乎各自为政。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学也在本科阶段推行导师制,多数情况是本科生参与导师相关的学术活动,也有个别交流机会。但是,对比牛津或剑桥的导师教育模式,我们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尚未完善,其教育影响力也比较弱。就改进现状来说,研究如何有效发挥专任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教育合力、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特点的导师制或导生制(优秀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的助理导师),或许是改善当前大学本科阶段师生交往品质的可行性举措。
二、基于教育学视角研究大学课堂教学
上述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从学生视角折射出课堂的真实生态环境。教师主要讲授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至于这些专业知识与大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一般不在其学科视域之内。大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其学业成绩(或G点)是奖学金评定或“推优保研”的重要依据,其学习效果并不直接影响授课教师的教学进度。教与学处于分离状态久已。大学生向往有精神对话的师生交往,学生的需要或许是大学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为师之道可以始于课堂师生互动。如何改革?教师不能仅凭个人热情与试错性经验来进行,而应从教育学视角对大学课堂进行系统专业研究,大学教师之教也要进入教师教育研究视域。
以往的教育学一向重视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培养,现在,若依从大学之道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被视为一种教育专业能力,为师之道应被赋予教育学解释力,师德与师道才可能获得内在一致性。换言之,比如现在的大学教师在入职前获得汉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代表着其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水平,至于在大学课堂上教授汉语言文学方面相关课程,并不是简单地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形成专业思维能力,这是一门新专业——教育学。依据教育学原理,教师的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要研究如何让学生的思发生,或者说,大学教师要研究如何让书本知识转化学生的意识活动,让学生能够以理论思维经验超越日常感知性经验,进而拓展其对世界与对人生的理解视域。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更是实现为师之道的新路径。
三、重视教学过程评价,提升师生交往品质
遵循大学教育规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本是大学发展的“一体两翼”,也是各国大学发展之共识。遗憾的是,一些大学却将人才培养窄化为硕士点和博士点建设,忽视本科教育之根本使命,并未真正理解教育部建设本科一流专业的政策初衷。事实上,上述学生叙事中的大学课堂“师生零交往”状态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既受大学教师职业惯习的影响,更有大学内部“重科研、轻教学”评价制度的推波助澜。因此,大学须重新审视本科教育之根基地位,改革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制度,赋予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价值,尤其重视教学过程评价,或许能够为整体提升师生交往品质提供制度保障,可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如果能够在评价导向方面激励广大教师安心于本科教育,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己任,超越传统的知识讲授模式,重视知行合一,尤其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困惑,大学课堂将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大学的理论学习旨在让大学生成长为专业人才,同时也成为有高度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展开,大学的师生交往及其课堂生活将出现崭新局面。长此以往,大学教师坚持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相统一,基于师生交往视域用心用情开启学生的心智,其影响力就是具有创新性质的教育成果。总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教师与学生共同织成的精神纽带。在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鼓励学生勇敢地运用理性智慧打开新的研究领域,有信心突破自己原来狭小的经验世界,有力量探索更广阔的新天地。如果这样,就有更多可敬又可爱的大学教师出现在青年学生期盼的目光之中,大学教育对于一位青年人的人格成长将具有深刻的形塑意义。无奈,一些大学老师能够对着阶梯教室的众多学生侃侃而谈,却无心解读青春遭遇的精神困扰。
坚守“研究与教学合一”的大学教育理念,大学教师将拥有超越师德禁令的内在自由,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师道”与“师德”才能在大学课堂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