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调控技能,实现教学目标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应用正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其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大学生在新时代学习的需要。微课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调控技能,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通过不同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制作出更加精良的微课,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的传播,能够更好地实现心理育人。
1、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动态思维导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的作用,因为教学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的心理问题,除了有的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积极需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多数日常心理问题需要自我心理调节。这时学生不仅需要同辈、教师的心理支持,也需要学习像思维导图一样脉络清晰的系列心理微课构成的线上自学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能更好地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心理咨询效果。学生通过观看与自己心理问题相关的微课和其对应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和教师或学校心理咨询师给的心理调适建议。心理健康微课不仅是短和小,短小是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也是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精和悍,能让学生爱看,看了后能记住,记住后能产生相应的效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
首先,认知方式决定了人们的挫折商,所以要先学会理性认知(ABC理论),识别不合理的信念,知道决定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的是观念,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知道挫折也能磨砺意志,增加智慧和才能,才能够理解和做到正确归因,习得乐观的归因风格,乐观会使人更加坚毅,乐观和坚毅的品质使得人们在正确感知自己正在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进行心理调适。因此,笔者依次制作《理性看待挫折》《挫折归因理论》和《挫折心理调适》三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微课,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型微课将抽象枯燥的心理学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学生评价较高。将心理健康微课做成动态的心理健康知识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有选择地根据这个动态的思维导图去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体系,制订学习计划,满足特殊时期心理问题解决方案的制订。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知识进阶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水平对已有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决定选择初级、中级或高级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朋辈心理互助团队,开展心理团辅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心理调适的技能,通过心理微课构成的动态思维导图,让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相融通,避免学生只是通过课堂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理论,而无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具有图文并茂、指导性强和一对一教学服务特点的心理微课,让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具有可操作性,形成体系后的心理微课思维导图又让学生心理知识的搜索、查询和习得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2、教学目标的实现可视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获得积极健康的心态,遇到挫折和心理困惑能够积极思考,主动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学生心理技能的掌握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实现的,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过程去主动习得。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情景剧的拍摄、心理团辅活动的参与和分享拍摄等方式参与教师的心理微课制作,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去拍摄或制作一些案例型心理微课。案例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改编,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亲人或身边同学、好友身上的故事案例,或者是通过网络或书籍等其他方式了解到的案例。通过制作案例型心理微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微课制作的过程也是心理知识运用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深入钻研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为自己或身边人的心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教师通过对学生制作的心理微课程的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为他们未来从事的职业提供助力。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教师帮助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情景剧微课视频,操练自己的心理辅导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通过学生制作的心理情景剧视频、心理团辅视频、案例型微课视频,教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也就能更好地将教学目标的实现可视化。
3、构建信息化平台,组建多元化心理微课教学团队
通过各种手机端APP、网络端慕课平台等信息化平台,组建校内校外专家授课,师生共建,专业教师与技术教师、心理咨询教师与辅导员相配合等多元化的心理微课教学团队,给学生多方位、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通过网络平台搭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让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听到不同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课程,不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互通有无,共享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化。技术性教师的加入弥补了心理学专业教师技术上的不足,可以提升微课的吸引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通过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可以更好地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对于这些平台的偏好也使得心理微课的使用率和教学效率更高。
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之间通过互联网和各种信息化平台的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作网络,更好地实现全方位、全程、立体化心理育人;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更多以心理咨询和心理知识的传播与宣传为主,线下更多是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教师现场实现将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微课应用相结合等授课形式。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当作一位社会人,从其人际关系入手,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在家长不方便到校协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给学生提供情感支持,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原生家庭给其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善自我,与原生家庭和解。家长也能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助力,帮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实现更具现实性。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更好地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作更有学生群体特点和偏好的微课,这样的微课才能更加受到大学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