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必备素养?

87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1、信息意识

它要求教师具有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有了这种信息意识,教师就能积极主动地大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2、信息修养

它要求教师了解“保障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抵制计算机犯罪”的常识,负责地使用信息、信息技术,并遵循应用信息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诚信、务实、风险、服务的修养。这也是知识经济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3、信息能力

它包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课程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与学,而不只是教案、文本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电子化。按照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说法,在信息化教学中,“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知道如何应用技术,而且更要知道什么时候、怎样有效地将技术整合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去。


4、信息创造

它要求教师能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支持教学革新和持续性专业发展,成为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创新者。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对于教师来说,探索和继续学习的精神将成为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善于将常用工具软件(如文字处理和排版软件、统计和电子表格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幻灯演示软件等)、多种网络的信息服务(如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文件传输等)用到所进行的各项创造性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去。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中促进自身发展


身处信息化时代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带着探索和继续学习的精神,学习新的技能、获取新的认识、树立新的信念,迅速地调整甚至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地投身到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去。这既是当今教育变革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生活中需要不断寻求发展的方向。


首先,教师必须增强自身发展的意识。爱瑟·戴森说得好,互联网是为了那些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接触网络并不是仅仅为了接触网络,而是为了解决没有网络无法开展的活动。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为了学习、教学和科研而去应用网络技术,否则也就只不过是看一看这个新鲜工具。换句话说,只有当你愿意发展自己的时候技术手段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它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不堪重负的负担。今天,信息技术能够带给我们最佳实践的范例,提供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研习,能够在教师共同体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联系。但是,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时,才能形成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先进教学观念和个人发展的动力。


其次,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在整合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对于“面向信息化的知能结构”来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应该是“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隐性的经验知识,是作为一种“案例知识”积累并传承的,而且是一种拥有个性性格的“个体性知识”。因此,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信息化教学实践,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个人发展;同时,积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经验,形成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案例知识,并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相互影响,将个性化的隐性实践知识转化为社会化的教师专业知识,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最后,为了使整合更有效,教师还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反思自己的整合实践,努力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教师只有通过建立在行动经验基础上的反思,才能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从而达到在行动中不断对个体的教学进行改革、改进和进步。这样,上课才不是执行教案或演示课件,而是对教案和课件的再创造;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课件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不是把学生的学当作一种对教的配合,而是把学生看作学习的真正主体和教学过程运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要求教师们重新学习,不断学习,是新形式下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人生存能力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老师们要有开放的心态、敢于实践的勇气,与教育的信息化相随共舞,做一名当代合格的新型教师。

发布于:2022年09月01日 16:18:3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