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课程思政要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既是对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更是让显性的思政内容在其他课程中得到深入的感知与隐性的贯彻,是对思政课程的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类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其中思政课程仍是推进思政建设的主要渠道,处于主体地位,引导整个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所以思政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以有效促进课程思政建设。
其一,思政教师可以发挥思政理论的引领作用。通过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思政教师可以引领其他课程的教师共同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观。高校的思政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通过组织各层次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工作的专题研讨,帮助非思政课教师不断学习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引领形成思政理论与课程特色的有机融合,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其二,思政教师可以协助课程思政教材的完成。思政教师可以帮助非思政课教师对思政教材进行质量把关,修正一些教材中有关思政内容的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表述,帮助非思政课教师准确用语,有效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的精准育人。
其三,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助力教学活动的展开。思政课教师可以帮助非思政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进行总体把握,进一步加深授课教师对社会主义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的内涵理解,助力授课教师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最合适的思政元素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入教学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而正是因为思政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就要求思政教师不断推进思政课程的提质增效,不断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创新思政课堂教学,通过教学信息化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