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一、有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为中高职衔接不畅通,高职教育仅停留在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升通道不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难以融通,不利于人才的多样化成长。《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顶层设计上首次提出了“类型教育”,指明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转变方向,其基本要素是政府统筹管理、企业社会多元参与和专业特色鲜明。2019年教育部批准设置了首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同时支持各地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试点,这是补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短板、健全职业教育培养层次、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近年来,多地通过支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普通本科院校为支撑的合作形式探索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功培养了一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如浙江省于2015年、2016年分两批次支持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在某些专业点上开展以“依托高职优质资源、联合本科举办、发放本科文凭、高职院校办学”为特点的“4+0”培养试点。学生由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联合招生,进入学校后四年全部在高职院校培养。目前,第一、第二批学生已毕业进入就业市场,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但由于缺少学士学位的授予,“4+0”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职业人才的成长通道问题,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将有效提升职业高等学校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三、有效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至少有两个基本内涵:
一是高水平的专业群建设和职业人才培养能快速满足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是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能为地方产业搭建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平台。这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途径。职业高等学校通过紧密结合区域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撑,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发挥学科、专业、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将有效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